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导论 | 第11-17页 |
·选题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框架 | 第14-16页 |
·创新点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第16-17页 |
2 激励相容、资本约束相关研究理论综述 | 第17-68页 |
·激励相容 | 第17-48页 |
·激励理论研究的两条思路:管理学与经济学 | 第17-24页 |
·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激励理论 | 第24-32页 |
·新规制理论在银行业监管中的应用 | 第32-48页 |
·资本约束 | 第48-57页 |
·银行资本与资本约束 | 第49-53页 |
·资本约束作用的主要理论观点 | 第53-54页 |
·资本数量、资本筹集与风险管理 | 第54-57页 |
·激励相容与资本约束的关系 | 第57-61页 |
·资本约束下激励相容理念在国际银行业监管标准的体现 | 第61-68页 |
·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 | 第61-65页 |
·资本约束下激励相容理念的具体体现 | 第65-68页 |
3 我国银行业资本现状激励相容性研究 | 第68-94页 |
·我国银行业资本现状的实证检验 | 第69-84页 |
·银行盈利性与资本充足率关系的实证检验 | 第70-81页 |
·银行盈利性与资本结构的实证研究 | 第81-84页 |
·国有银行注资方案评析 | 第84-94页 |
·中国银行业注资历程 | 第84-88页 |
·中国银行业注资低激励相容性分析 | 第88-94页 |
4 我国银行业日常审慎监管激励相容性研究 | 第94-123页 |
·我国银行业市场约束力的实证检验(1994-2004) | 第95-103页 |
·文献回顾 | 第96-99页 |
·基本模型的建立 | 第99-100页 |
·我国银行业市场约束的经验分析 | 第100-103页 |
·我国银行业日常审慎监管低激励相容状况再分析 | 第103-110页 |
·我国银行业日常审慎监管低激励相容状况案例分析 | 第110-121页 |
·某市金融业日常审慎监管低激励相容现状 | 第110-117页 |
·我国银监会实施监管收费的激励不相容分析 | 第117-121页 |
·小结 | 第121-123页 |
5 我国银行业退出监管机制激励相容性研究 | 第123-140页 |
·银行失败与资本比率关系的Logit分析 | 第124-128页 |
·1Logit模型的设定 | 第124-125页 |
·银行失败概念的界定 | 第125-126页 |
·样本、数据与变量选择 | 第126-127页 |
·结果及其分析 | 第127-128页 |
·隐性存款担保机制与资本约束机制利弊比较 | 第128-134页 |
·隐性存款担保机制退出的难题 | 第134-137页 |
·资本约束机制的成本 | 第137-139页 |
·小结 | 第139-140页 |
6 监管再造:银行业激励相容监管新思路 | 第140-172页 |
·监管再造概念的提出 | 第140-142页 |
·监管再造方案设计 | 第142-172页 |
·激励 | 第143-148页 |
·约束 | 第148-169页 |
·相容 | 第169-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172-184页 |
后记 | 第1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