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 摘要 | 第1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 ·建设配电GIS 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7-8页 |
| ·配电设备管理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 第8-9页 |
| ·配电设备管理的现状 | 第8页 |
| ·配电设备管理的主要问题 | 第8-9页 |
| ·配电信息自动化系统的意义 | 第9-10页 |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地理信息系统(GIS)综述 | 第11-18页 |
| ·GIS 的定义及特点 | 第11-13页 |
| ·GIS 系统的开发流程 | 第13-14页 |
| ·GIS 应用系统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 第14-16页 |
| ·配电GIS 的特点 | 第16-18页 |
| 第三章 配电GIS 总体设计方案 | 第18-27页 |
| ·系统总体构想 | 第18-19页 |
| ·配电 GIS 系统设计的原则 | 第19-21页 |
| ·配电GIS 总体结构 | 第19-20页 |
| ·配电GIS 具有开放性 | 第20页 |
| ·配电GIS 具有安全性 | 第20页 |
| ·配电GIS 具有可集成性 | 第20-21页 |
| ·配电GIS 具有易维护性 | 第21页 |
| ·配电GIS 系统的构成 | 第21-27页 |
| ·系统硬件 | 第21-22页 |
| ·系统软件 | 第22-25页 |
|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 | 第23-24页 |
| ·数据库 | 第24-25页 |
| ·地理空间数据 | 第25-27页 |
| 第四章 配电GIS 设计 | 第27-42页 |
| ·配电 GIS 输入设计 | 第27-29页 |
| ·地图的预处理 | 第27页 |
| ·地图的数字化 | 第27页 |
| ·GIS 数据的输入及输出 | 第27-29页 |
| ·GIS 数据的输入 | 第27-28页 |
| ·GIS 数据的输出 | 第28-29页 |
| ·配电 GIS 数据库设计 | 第29-33页 |
| ·配电GIS 数据库结构设计 | 第29-30页 |
| ·数据的组织及数据模型的选择 | 第30页 |
| ·配电GIS 系统专题地图设计 | 第30-31页 |
| ·配电系统图形数据的分层 | 第31-32页 |
| ·配电GIS 属性数据库的设计 | 第32-33页 |
| ·配电GIS 的功能设计 | 第33-42页 |
| ·数据预处理功能 | 第33-34页 |
| ·图形数据的录入、转换和编辑 | 第33页 |
| ·属性数据的录入、转换和编辑 | 第33-34页 |
| ·属性数据与图形数据的连接 | 第34页 |
| ·属性数据与图形数据的连接 | 第34页 |
| ·界面操作及制图功能 | 第34-38页 |
| ·画面编辑功能 | 第34页 |
| ·窗口管理及画面显示管理 | 第34-36页 |
| ·对话和操作 | 第36-37页 |
| ·交互式操作管理 | 第37页 |
| ·制图功能 | 第37-38页 |
| ·设备管理功能 | 第38-42页 |
| ·设备信息查询 | 第38-39页 |
| ·供电现状显示及分析 | 第39页 |
| ·设备统计及报表 | 第39-40页 |
| ·运行维护 | 第40-42页 |
| 第五章 配电GIS 功能的实现 | 第42-55页 |
| ·系统登录 | 第42页 |
| ·菜单操作 | 第42-48页 |
| ·地图操作 | 第42-43页 |
| ·设备查询 | 第43-45页 |
| ·指定查询 | 第43-44页 |
| ·属性查询 | 第44-45页 |
| ·设备管理 | 第45-48页 |
| ·缺陷管理 | 第45-46页 |
| ·评级管理 | 第46-47页 |
| ·变动管理 | 第47页 |
| ·事故及异常管理 | 第47-48页 |
| ·辅助制图 | 第48-50页 |
| ·基础数据管理 | 第50-54页 |
| ·系统管理 | 第54-55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 ·结论 | 第55-56页 |
| ·展望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