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理论论文--绘画艺术史论文

徐悲鸿的中国画改良

引言第1-7页
一、徐悲鸿研究述评第7-42页
 (一) 徐悲鸿生前的有关研究(约1915-1953)第7-15页
 (二) 徐悲鸿身后的研究(1953-2005)第15-42页
二、重评画史——徐悲鸿中国画改良的认知基础第42-59页
 (一) 关于中国画史的兴衰第43-49页
  1、中国画史是逐渐衰败的历史第43-44页
  2、唐宋为最昌盛时代第44-45页
  3、文人画是“衰败”的起点与根源第45-48页
  4、北派雄强,南派萎靡第48页
  5、倡扬“吾国固有之古典主义”第48-49页
 (二) 以造型而不是笔墨作为衡量中国画史的标尺第49-51页
 (三) 论董其昌、四王和《芥子园画谱》第51-56页
 (四) 论花鸟画与人物画、山水画之优劣第56-59页
三、精神世界:对中国画题材内容的改良第59-136页
 (一) 古典与浪漫第59-109页
  1、徐悲鸿与“古典”、“浪漫”第60-63页
  2、非现实的想象世界第63-109页
   (1) 表现古代圣贤人物的作品第64-66页
   (2) 表现英雄侠义的作品第66-102页
   (3) 古代诗意画第102-109页
 (二) 现实关怀第109-136页
  1、有限的直接描绘第109-122页
  2、间接的现实关怀:寄寓与象征第122-136页
四、形式语言的改良第136-172页
 (一) 徐悲鸿形式语言改良的分期第137-142页
 (二) 徐悲鸿形式语言改良的具体内容第142-172页
  1、对传统笔墨的选择与改造第142-150页
  2、把素描融入笔墨第150-156页
  3、使用模特儿和人体第156-160页
  4、含有焦点透视的平面性结构第160-169页
  5、略含光色表现的固有色平涂第169-172页
余论第172-174页
主要参考文献索引第174-176页
感谢第176页

论文共1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
下一篇:反倾销制度下的反规避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