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0-11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2 湿空气的PTVX 关系 | 第17-31页 |
·维里方程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对应态原理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对应态原理概述 | 第18-19页 |
·对应态参数 | 第19-20页 |
·扩展对应态的性质 | 第20页 |
·湿空气组分的基本参数 | 第20-22页 |
·湿空气模型 | 第20-21页 |
·湿空气组分的参考常数 | 第21-22页 |
·湿空气的P、V、T 和X 的研究范围 | 第22-23页 |
·高温高压湿空气状态方程 | 第23-31页 |
·混合法则 | 第23-24页 |
·湿空气对应态第二维里系数计算 | 第24-25页 |
·湿空气对应态第三维里系数计算 | 第25页 |
·结论和分析 | 第25-31页 |
3 湿空气热力学参数焓和熵 | 第31-43页 |
·偏差函数 | 第31-33页 |
·湿空气的焓和熵 | 第33-36页 |
·焓 | 第33-34页 |
·熵 | 第34-36页 |
·结论和分析 | 第36-43页 |
4 湿空气的气液平衡 | 第43-56页 |
·气液相平衡理论 | 第43-44页 |
·气液相平衡计算类型 | 第44页 |
·湿空气的气液相平衡计算 | 第44-56页 |
·活度系数法求湿空气的气液相平衡 | 第44-47页 |
·EOS 法求湿空气的气液相平衡 | 第47-51页 |
·活度系数法和EOS 法求湿空气的气液相平衡的比较 | 第51-56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1:湿空气的热力学性质 | 第62-67页 |
附2:发表的论文目录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7-68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68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