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0-13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第2章 固体火箭发动机内两相流场的基本性质与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14-31页 |
| ·固体火箭发动机内两相流场的基本性质 | 第14-18页 |
| ·颗粒相的基本性质 | 第14-16页 |
| ·颗粒间的物理作用 | 第16-17页 |
| ·颗粒阻力、传热传质及反应 | 第17-18页 |
| ·气-粒两相流动基本数学特性 | 第18-21页 |
| ·流动类型判断 | 第18-19页 |
| ·表观密度和体积分数 | 第19-20页 |
| ·多相或两相流系统控制体 | 第20-21页 |
| ·体平均概念的提出 | 第21页 |
| ·固体火箭发动机内气-粒两相流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1-30页 |
| ·相内的“微观”守恒方程 | 第21-22页 |
| ·层流多相流动的体积平均守恒方程 | 第22-28页 |
| ·湍流气-粒两(多)相流动的时均方程组 | 第28-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3章 颗粒相模型及气固两相流场数值计算方法 | 第31-43页 |
| ·颗粒相模型的建立 | 第31-38页 |
| ·概述 | 第31-32页 |
| ·颗粒轨道模型 | 第32-38页 |
| ·固体火箭发动机内湍流两相流数值计算方法 | 第38-42页 |
| ·控制方程的离散 | 第38-39页 |
| ·颗粒相在控制方程中的数值处理 | 第39-40页 |
| ·边界条件的设定 | 第40-41页 |
| ·气粒两相耦合方法及计算流程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4章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43-59页 |
| ·引言 | 第43页 |
| ·火箭发动机内喷气舵周围负载流场数值研究 | 第43-50页 |
| ·问题描述 | 第43-44页 |
| ·边界条件和模型选择 | 第44-45页 |
| ·网格划分 | 第45页 |
| ·结果分析 | 第45-50页 |
| ·含潜入式喷管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内流场数值研究 | 第50-58页 |
| ·问题描述 | 第50-51页 |
| ·边界条件 | 第51-52页 |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2-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5章 含金属推进剂性能研究与发动机可行性分析 | 第59-76页 |
| ·问题描述 | 第59页 |
| ·推进剂配方与发动机的分类 | 第59-61页 |
| ·推进剂热力性能计算及发动机特性计算 | 第61-70页 |
| ·基本假设 | 第61-62页 |
| ·计算方法 | 第62-63页 |
| ·计算过程 | 第63-70页 |
| ·四种推进剂及发动机性能综合比较 | 第70-73页 |
| ·计算结果比较 | 第70-72页 |
| ·结果分析 | 第72-73页 |
| ·可行性方案分析 | 第73-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结论 | 第76-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82页 |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