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电声技术和语音信号处理论文--语音信号处理论文

基于声学和音韵学信息的语言辨识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表目录第8-9页
图目录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语言辨识概述第10-12页
   ·语料库简介第12页
   ·自动语言辨识的发展历史第12-15页
   ·论文主要工作第15-16页
第二章 语言辨识系统概况第16-29页
   ·语言辨识系统第16-18页
   ·语音预处理第18页
   ·语言辨识特征参数提取第18-23页
     ·语音的线性预测系数及其倒谱第19-21页
     ·美尔频率倒谱系数第21-22页
     ·感觉加权的线性预测特征第22页
     ·口音敏感倒谱系数第22-23页
   ·语言辨识系统模型第23-27页
     ·模板匹配模型第23-25页
     ·概率统计生成模型第25-27页
     ·判别模型第27页
     ·混合模型第27页
   ·判决准则第27-28页
   ·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基于音素符号发生率的自动语言辨识系统第29-42页
   ·系统概述第29-30页
   ·混合训练模型建立第30-33页
     ·高斯混合模型第30-32页
     ·矢量量化第32-33页
   ·音素符号发生率模型第33-35页
   ·改进模型第35-38页
     ·音素符号有效性模型第35-36页
     ·音素符号有效性对模型第36-37页
     ·联合式模型第37-38页
   ·实验及结果分析第38-40页
     ·实验设置第38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38-40页
   ·小结第40-42页
第四章 基于伪音节结构的自动语言辨识系统第42-54页
   ·系统概述第42-43页
   ·语音信号预处理第43-51页
     ·语音分段第43-49页
     ·话音检测第49-50页
     ·辅/元段判定第50-51页
   ·伪音节特征提取第51-52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2-53页
   ·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后端处理:两种语言辨识系统的融合第54-59页
   ·融合层次第54-55页
   ·D-S证据理论第55-57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7-58页
   ·小结第58-59页
结束语第59-61页
 论文工作总结第59-60页
 进一步研究方向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7-68页
附录A第68-72页
附录B第72-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南地区人源隐孢子虫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基于偏相干分析法的工频干扰消除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