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一、前言 | 第8-13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二) 开展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 第10-13页 |
1、开展本研究的目的 | 第10-11页 |
2、开展本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3、开展本研究的必要性 | 第12-13页 |
二、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概述 | 第13-26页 |
(一) 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及主要方法 | 第13-19页 |
1、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 第13-16页 |
2、建构主义的主要教学模式 | 第16-19页 |
(二) 基于建构主义面向学生的教学设计基本原则 | 第19-23页 |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 第20-21页 |
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 第21页 |
4、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 第21页 |
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 | 第21-22页 |
6、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包括完成教学目标 | 第22-23页 |
(三) 对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评价 | 第23-26页 |
1、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教学设计的优势 | 第23-24页 |
2、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教学设计的局限性 | 第24-26页 |
三、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 | 第26-44页 |
(一)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的学习目标分析 | 第26-28页 |
(二)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的教学内容分析 | 第28-31页 |
1、关于教材的组织呈现 | 第28-29页 |
2、关于不同知识类型教学组织 | 第29-31页 |
(三)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的教学对象分析 | 第31-33页 |
1、分析学习者的态度 | 第31页 |
2、分析学习者的起始能力 | 第31-32页 |
3、分析学习者的知识背景 | 第32-33页 |
(四)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分析 | 第33-35页 |
1、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 第33-34页 |
2、教学媒体的选择 | 第34-35页 |
(五) 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举例 | 第35-41页 |
1、支架式样教学举例 | 第35-37页 |
2、抛锚式教学举例 | 第37-38页 |
3、随机进入教学举例 | 第38-41页 |
(六) 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41-44页 |
1、追求科学理解不可放弃批判 | 第41-42页 |
2、思想品德教学中,既要关注语言建构,也要注重生活经验体验(即实践性) | 第42-43页 |
3、面向学习者的思想品德教学设计:关注互动(协作和对话),不忘目标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