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山羊痘防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0-25页 |
第一章 山羊痘研究概况 | 第10-25页 |
1 病原 | 第10-11页 |
2 基因及蛋白编码 | 第11-12页 |
3 流行病学 | 第12-14页 |
4 病程 | 第14页 |
5 临床症状 | 第14-16页 |
6 病理变化 | 第16-17页 |
7 诊断 | 第17-20页 |
·临床诊断 | 第17-19页 |
·实验室诊断 | 第19-20页 |
8 山羊痘的免疫学 | 第20-21页 |
9 山羊痘的控制 | 第21-23页 |
·疫苗免疫 | 第21页 |
·饲养管理 | 第21-22页 |
·区域控制 | 第22页 |
·临床病例处理 | 第22页 |
·食品安全 | 第2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5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25-41页 |
第二章 广西山羊痘的诊断 | 第25-3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31页 |
·病料的采集 | 第26页 |
·病原细菌分离 | 第26页 |
·病理切片观察 | 第26-28页 |
·电镜观察 | 第28-29页 |
·动物感染实验 | 第29页 |
·鸡胚成纤维细胞和羊睾丸原代细胞分离病毒 | 第29-31页 |
2 结果 | 第31-33页 |
·病理切片观察 | 第31页 |
·电镜观察结果 | 第31-32页 |
·动物试验结果 | 第32页 |
·细胞分离病毒结果 | 第32-33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山羊痘灭活疫苗免疫保护试验 | 第35-4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材料 | 第37页 |
·方法 | 第37-38页 |
2 试验结果 | 第38页 |
3 讨论与小结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
第三部分 调查与防控 | 第41-53页 |
第四章 近年广西山羊痘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 | 第41-53页 |
1 临床症状与剖检变化 | 第42-46页 |
·山羊痘毒潜伏期 | 第42页 |
·临床症状 | 第42-44页 |
·剖检变化 | 第44-46页 |
2 广西近年山羊痘流行情况 | 第46-47页 |
3 控制措施 | 第47-48页 |
4 采取措施后的流行情况调查 | 第48-49页 |
5 讨论小结 | 第49-52页 |
·发病与流行分析 | 第49-50页 |
·防控探讨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