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第8-9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8-9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9页 |
1.3 研究的主要思路及内容 | 第9-12页 |
1.3.1 主要思路 | 第9-10页 |
1.3.2 主要内容 | 第10-12页 |
2 海伦·朗基诺的生平、著作及其文化背景和理论渊源 | 第12-16页 |
2.1 海伦·朗基诺的生平、著作 | 第12-13页 |
2.1.1 海伦·朗基诺的生平 | 第12页 |
2.1.2 海伦·朗基诺的主要著作 | 第12-13页 |
2.2 海伦·朗基诺哲学思想的文化背景和理论渊源 | 第13-16页 |
2.2.1 海伦·朗基诺哲学思想的文化背景 | 第13-14页 |
2.2.2 海伦·朗基诺哲学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14-16页 |
3 海伦·朗基诺的科学哲学思想 | 第16-33页 |
3.1 科学证明过程中证据、假设和背景观念之间的关系 | 第16-20页 |
3.1.1 证据、假设和背景观念之间的关系及其哲学基础 | 第16-17页 |
3.1.2 背景观念的作用 | 第17-19页 |
3.1.3 背景观念下的理性 | 第19页 |
3.1.4 结论 | 第19-20页 |
3.2 科学的客观性问题 | 第20-27页 |
3.2.1 传统科学客观性的内涵 | 第20-22页 |
3.2.2 对传统科学客观性的消解 | 第22-23页 |
3.2.3 对科学客观性的重新诠释 | 第23-24页 |
3.2.4 科学共同体的客观性标准 | 第24-25页 |
3.2.5 影响科学共同体客观性的因素 | 第25-27页 |
3.3 科学社会知识论 | 第27-33页 |
3.3.1 作为社会知识的科学 | 第27-28页 |
3.3.2 科学知识产生的社会性 | 第28-30页 |
3.3.3 科学知识应用的社会性 | 第30-33页 |
4 海伦·朗基诺科学哲学思想的理论贡献与局限性 | 第33-39页 |
4.1 海伦·朗基诺科学哲学思想的理论贡献及意义 | 第33-35页 |
4.2 海伦·朗基诺科学哲学思想的局限性 | 第35-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