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说苑》的文献价值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一、刘向的生平与著述 | 第8-20页 |
(一) 刘向生平 | 第8-10页 |
(二) 刘向的著述 | 第10-13页 |
(三) 《说苑》对前代资料的增删融合 | 第13-18页 |
(四) 版本流传 | 第18-20页 |
二、《说苑》的文献学价值 | 第20-50页 |
(一) 文献留存 | 第20-45页 |
1、《说苑》与儒家文献 | 第21-32页 |
(1) 《说苑》与《春秋》及“春秋三传” | 第21-26页 |
(2) 《说苑》与《诗经》、《韩诗外传》 | 第26-32页 |
2、《说苑》与道家著作 | 第32-34页 |
(1) 《说苑》与《老子》 | 第32-33页 |
(2) 《说苑》与《庄子》 | 第33-34页 |
3、《说苑》与法家著作 | 第34-38页 |
4、《说苑》与其他著作 | 第38-43页 |
(1) 《吕氏春秋》 | 第38-39页 |
(2) 《淮南鸿烈》 | 第39-42页 |
(3) 《春秋繁露》 | 第42-43页 |
5、《说苑》中的佚书材料 | 第43-45页 |
(1) 《子思》 | 第43页 |
(2) 《李克》 | 第43-44页 |
(3) 《尹文子》 | 第44页 |
(4) 《师旷》 | 第44页 |
(5) 《伊尹》 | 第44页 |
(6) 《河间献王》 | 第44-45页 |
(二) 《说苑》在类书形成过程中的意义 | 第45-47页 |
(三) 《说苑》与“说部” | 第47-50页 |
三、《说苑》的思想倾向 | 第50-60页 |
(一) 社会政治思想 | 第50-53页 |
1、为君之道在清静无为 | 第50-52页 |
2、为政之道在德刑并用 | 第52-53页 |
(二) 人文历史观 | 第53-55页 |
(三) 当代社会批判 | 第55-60页 |
注释 | 第60-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