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工程变形及支护结构与土相互作用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7-12页 |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 ·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10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润扬大桥北锚锭基坑工程概况 | 第12-23页 |
| ·工程概况 | 第12-13页 |
| ·场地地质条件 | 第13-18页 |
| ·场地地质结构特征 | 第14-17页 |
|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 第17页 |
| ·工程地质性质 | 第17-18页 |
| ·施工过程监测 | 第18-23页 |
| ·现场检测的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 ·现场监测内容 | 第19页 |
| ·现场监测的具体实施过程 | 第19-23页 |
| 第三章 基坑变形模式分析 | 第23-48页 |
| ·基坑变形形式及机理 | 第23-27页 |
| ·墙体的变形 | 第23-24页 |
| ·基坑底部的隆起 | 第24-25页 |
| ·地表沉降 | 第25-27页 |
| ·计算方法 | 第27-31页 |
| ·墙体变形的计算方法 | 第27-28页 |
| ·地表沉降的计算方法 | 第28页 |
| ·坑底隆起变形的计算方法 | 第28-30页 |
| ·墙体水平位移与地表沉降的关系 | 第30-31页 |
| ·润扬大桥基坑变形的监测成果 | 第31-45页 |
| ·墙体水平位移分析 | 第32-43页 |
| ·坑外土体沉降分析 | 第43-45页 |
| ·变形系统分析 | 第45-46页 |
| ·变形的影响因素 | 第46页 |
| ·结论 | 第46-48页 |
| 第四章 基坑土压力模式 | 第48-56页 |
| ·开挖初期坑壁附近土压力 | 第48-53页 |
| ·开挖初期坑壁附近土压力 | 第48-52页 |
| ·开挖初期坑壁上的土压力 | 第52-53页 |
| ·开挖过程中的土压力 | 第53-55页 |
| ·实测土压力 | 第53页 |
| ·基坑土压力作用模式 | 第53-55页 |
| ·结论 | 第55-56页 |
| 第五章 支护结构与土相互作用分析 | 第56-76页 |
| ·支护结构与土体相互作用数值模拟思路 | 第56-63页 |
| ·数值模拟方法简介 | 第56-57页 |
| ·有限差分数值计算程序Flac3D简介 | 第57页 |
| ·计算模型 | 第57-59页 |
| ·本构关系 | 第59-61页 |
| ·接触面 | 第61-62页 |
| ·结构单元 | 第62-63页 |
| ·计算参数的确定及结果分析 | 第63-72页 |
| ·墙体水平位移计算结果 | 第63-65页 |
| ·地表沉降计算结果分析 | 第65-68页 |
| ·坑底隆起的计算结果分析 | 第68-69页 |
| ·变形系统分析 | 第69-70页 |
| ·土压力 | 第70-72页 |
| ·墙体刚度的影响 | 第72-73页 |
| ·不同支撑条件对变形的影响 | 第73-74页 |
| ·支撑间距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 第73-74页 |
| ·支撑截面尺寸对变形的影响 | 第74页 |
| ·土体刚度对变形的影响 | 第74-75页 |
| ·基坑变形影响因素的初步结论 | 第75-76页 |
| 第六章 主要认识及研究展望 | 第76-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