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有害植物及其清除论文--杂草论文

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生态适应性研究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5页
第一章 研究现状综述第15-26页
   ·外来入侵种的概念第15页
   ·入侵生态学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第15-17页
   ·我国外来植物入侵现状第17-22页
     ·我国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科属组成及来源第17-18页
     ·我国外来入侵植物的传入途径第18页
     ·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第18-20页
     ·影响外来入侵植物入侵的因素第20-22页
   ·加拿大一枝黄花及同属入侵植物的研究概况第22-26页
     ·我国境内一枝黄花属植物的种类及分布第22-23页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物学特征第23-24页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研究现状第24-25页
     ·加拿大一枝黄花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意义第25-26页
第二章 加拿大一枝黄花繁殖生物学研究第26-35页
   ·研究方法第26-27页
     ·生长节律和扩散规律的调查第26页
     ·土壤生境因子调查第26页
     ·种子千粒重、含水量第26页
     ·环境因子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第26-27页
       ·不同的pH试验第26页
       ·不同的盐浓度试验第26-27页
       ·不同的土壤湿度试验第27页
     ·克隆繁殖特性第27页
     ·地下部分形态指标季节动态第27页
   ·结果分析第27-33页
     ·个体生长发育与扩散规律第27-29页
     ·土壤理化性质第29页
     ·加拿大一枝黄花种子千粒重和含水量第29页
     ·不同环境下种子的萌发特性第29-31页
     ·营养繁殖特性第31-32页
     ·地下部分形态参数第32-33页
   ·讨论第33-35页
第三章 加拿大一枝黄花基本光合特性研究第35-47页
   ·材料与方法第35-36页
     ·供试材料第35页
     ·测定方法第35-36页
       ·净光合速率的测定第35页
       ·光合作用日进程的测定第35-36页
       ·光合-光响应曲线的测定第36页
       ·植株外形指标、净光合速率及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第36页
   ·结果分析第36-45页
     ·与其它杂草净光合速率的比较第36-37页
     ·与其它植物净光合速率同进程的比较第37-39页
     ·与其它杂草光合-光响应曲线的比较第39-42页
     ·不同叶位净光合速率的比较第42页
     ·阴生和阳生环境中叶的净光合速率第42-45页
   ·结论第45-47页
第四章 加拿大一枝黄花居群间遗传差异分析第47-56页
   ·材料与方法第47-49页
     ·供试材料第47页
     ·总DNA提取第47-48页
     ·基因组DNA浓度和纯度检测第48页
     ·引物筛选及RAPD反应条件优化第48页
     ·RAPD-PCR及检测第48页
     ·数据统计分析第48-49页
   ·结果与分析第49-53页
     ·三种总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第49-50页
     ·RAPD反应条件的优化第50-51页
     ·RAPD扩增带的多态性第51-52页
       ·四个居群13个引物扩增带的带型数据第51页
       ·居群间的基因平均纯合度和杂合度第51-52页
       ·不同居群的多态性带和特有带第52页
     ·基因相似系数矩阵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第52-53页
   ·讨论第53-56页
     ·基因组总DNA提取第53-54页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DNA多态性和平均杂合度第54页
     ·4个居群遗传分化程度与生物地理学的对应关系第54页
     ·加拿大一枝黄花种群遗传差异与杂草特性的对应关系第54-56页
第五章 加拿大一枝黄花对环境的生理适应性研究第56-64页
   ·实验材料第56-57页
   ·测定方法第57页
   ·结果与分析第57-62页
     ·加拿大一枝黄花生理指标的季节响应第57-60页
     ·地下茎的生理适应特性第60-62页
       ·不同土壤盐分浓度下地下茎的生理指标第60页
       ·不同土壤酸碱度下地下茎的生理指标第60页
       ·不同温度下地下茎的生理指标第60-61页
       ·不同土壤结构下地下茎的生理指标第61-62页
   ·讨论第62-64页
     ·影响生理指标测定的因素第62-63页
     ·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下茎对环境的生理适应性第63-64页
第六章 加拿大一枝黄花繁殖投资策略的能值分配研究第64-72页
   ·实验材料第64页
   ·测定方法第64-65页
   ·结果与分析第65-69页
     ·器官能量分配的季节动态第65-67页
     ·与不同演化等级的伴生植物去灰分热值比较第67页
     ·与菊科伴生植物的去灰分热值比较第67-69页
     ·不同浓度盐胁迫下的各器官热值第69页
   ·讨论第69-72页
     ·植物热值与生态适应性的关系第69-70页
     ·繁殖特性与地下形态、能量投资的对应性第70-72页
第七章 加拿大一枝黄花繁殖体系对人为干扰因素的响应第72-82页
   ·材料与方法第72-73页
     ·两种类型化学除草剂处理第72页
     ·不同程度机械切割处理第72-73页
     ·切花处理对种子有性繁殖的影响第73页
     ·人工拔除后各器官的能量迁移规律第73页
   ·结果与分析第73-80页
     ·除草剂处理后的种子形态和千粒重、含水量第73-75页
     ·除草剂处理后种子的萌发率第75-76页
     ·不同程度的机械切割对花蕾期植株生长的影响第76-78页
     ·切花处理对种子有性繁殖的影响第78-79页
     ·人工拔除后各器官的能量迁移规律第79-80页
   ·讨论第80-82页
     ·不同类型除草剂处理的效果第80页
     ·种子萌发率与种子形态、去灰分热值的关系第80-82页
第八章 总结第82-87页
   ·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异质性环境的生态适应性第82-84页
     ·对土壤异质性的生态适应性第82页
     ·对气候因子异质性的生态适应性第82-84页
   ·人为干扰下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应激繁殖对策第84-85页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扩张趋势预测及防治对策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3页
附录第93-97页
致谢第97-9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末民初刑讯制度废止问题研究
下一篇:高校资产管理IE应用与信息系统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