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6页 |
引言 | 第6-7页 |
一、 共同环境侵权相关概念综述 | 第7-18页 |
(一) 环境侵权 | 第7-12页 |
1 环境侵权的概念 | 第7-8页 |
2 环境侵权的构成 | 第8-12页 |
(二) 共同侵权 | 第12-15页 |
1 共同侵权行为的含义 | 第12-14页 |
2 共同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 第14-15页 |
(三) 共同环境侵权的构成 | 第15-18页 |
1 多个行为主体 | 第16页 |
2 共同侵害行为 | 第16-17页 |
3 同一损害事实 | 第17页 |
4 总体因果关系 | 第17-18页 |
二、 共同环境侵权中因果关系的特殊性 | 第18-21页 |
(一) 共同环境侵权的特征 | 第18-21页 |
1 环境侵权的不平等性 | 第19页 |
2 环境侵权的不确定性 | 第19页 |
3 环境侵权的潜伏性 | 第19-20页 |
4 环境侵权的复杂性 | 第20页 |
5 环境侵权的广泛性以及受害者的不确定性 | 第20页 |
6 共同环境侵权主体的复数性以及不确定性 | 第20-21页 |
(二) 共同环境侵权中因果关系难于证明 | 第21页 |
三、 共同环境侵权中因果关系的作用 | 第21-36页 |
(一) 判断侵权行为成立时的因果关系 | 第22-30页 |
1 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 第23-24页 |
2 因果关系推定相关理论 | 第24-29页 |
3 共同环境侵权因果关系认定应多种模式灵活运用 | 第29-30页 |
(二) 认定责任人时的因果关系 | 第30-32页 |
(三) 受害人不特定时的因果关系 | 第32-34页 |
(四) 各共同侵权行为人分割赔偿责任时的因果关系 | 第34-36页 |
四、 我国共同环境侵权因果关系立法的现状及缺陷 | 第36-43页 |
(一) 我国共同环境侵权因果关系立法的发展历程 | 第36-37页 |
(二) 我国共同环境侵权因果关系立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7-38页 |
1 以举证责任替代因果关系 | 第37-38页 |
2 因果关系立法内容比较单一 | 第38页 |
(三) 对完善我国共同环境侵权因果关系理论的建议 | 第38-43页 |
1 在立法宗旨上向受害者利益倾斜 | 第39-40页 |
2 明确规定因果关系推定原则 | 第40页 |
3 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因果关系理论予以分类适用 | 第40页 |
4 细化举证责任程序性规定 | 第40-41页 |
5 因果关系理论的适用仍须以法律为核心并结合科学作出判断 | 第41页 |
6 因果关系推定制度需与相关法律制度和规定相衔接 | 第41-42页 |
7 以预防环境污染作为实行因果关系推定原则的最终目标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参考资料 | 第45-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