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论文

第三部门与法治--以西方市民社会理论的演进发展为视角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导论第10-20页
第一章 市民社会理论从二分法到三分法的演变第20-34页
 一、市民社会理论从二分法到三分法的演变第20-30页
  (一)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第21-23页
  (二)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第23-26页
  (三) 哈贝马斯的市民社会理论第26-28页
  (四) 柯亨和阿拉托的市民社会理论第28-30页
 二、第三部门和市民社会理论的关系第30-31页
 三、中国大陆对于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情况第31-34页
第二章 第三部门与制约公共权力——第三部门对于法治的意义之一第34-66页
 一、“权力制衡”模式的思想渊源第37-40页
 二、“以社会制约权力”模式的思想渊源第40-58页
  (一) 托克维尔的思想第40-48页
  (二) 达尔的思想第48-58页
 三、两种权力制约模式的比较第58-63页
 四、对完善我国权力制约模式的思考第63-66页
第三章 第三部门与法治观念的新发展——第三部门对于法治的意义之二第66-87页
 一、从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演变看法治观念的新发展第66-68页
 二、第三部门对实现法治新观念的积极作用第68-72页
 三、法治新观念对中国的重要意义第72-87页
  (一) 中国需要建设“强政权”第72-74页
  (二) 实证分析第74-87页
第四章 第三部门与法治的局限——第三部门对于法治的意义之三第87-110页
 一、法治的局限性第87-90页
 二、第三部门对法治局限性的克服第90-93页
 三、法治的哲学基础——自由主义第93-97页
 四、社群主义对于自由主义的挑战第97-103页
 五、社群主义和儒家传统的契合第103-107页
 六、本章命题可能遇到的诘难第107-110页
第五章 中国第三部门的现状及其法律问题第110-132页
 一、中国第三部门的现状第110-114页
  (一) 中国第三部门发展的三个阶段第110-111页
  (二) 中国第三部门的分类第111-112页
  (三) 中国第三部门发展现状第112-114页
 二、中国第三部门立法历史回顾第114-115页
 三、中国现行第三部门立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影响第115-120页
  (一) 中国第三部门立法的主要内容第115-116页
  (二) 中国第三部门立法的主要特点第116-119页
  (三) 中国第三部门的“合法性”困境第119-120页
 四、现代西方法治发达国家第三部门管理法规第120-126页
  (一) 注重发挥第三部门的参与决策作用第121-122页
  (二) 从法律制度上保护、促进第三部门的发展第122-123页
  (三) 政府对第三部门进行财政资助和税收优惠第123-124页
  (四) 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制第124-126页
 五、关于完善中国第三部门立法的若干建议第126-132页
参考书目第132-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小麦生长模型WheatSM改进研究
下一篇:地震相对定位法若干方面的应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