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1页 |
第一章 受害人享有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 第11-33页 |
一、受害人享有的非财产损害赔偿请求权 | 第11-25页 |
(一) 非即刻死亡的受害人享有的非财产损害赔偿请求权 | 第11-22页 |
1. 受害人死前所遭受的非财产损害 | 第12-13页 |
2. 受害人非财产损害的赔偿请求权 | 第13-15页 |
3. 受害人可否以“生命权被侵害”请求非财产损害赔偿 | 第15-22页 |
(二) 即刻死亡的受害人享有的非财产损害赔偿请求权 | 第22-24页 |
(三) 加害人触犯刑法与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 | 第24-25页 |
1. 最高法院的相关规定 | 第24页 |
2. 对于最高法院相关规定的反思 | 第24-25页 |
二、受害人享有的物质损害赔偿请求权 | 第25-28页 |
(一) 因财产积极减少而生的赔偿请求权 | 第25页 |
(二) 因财产的消极损失——预期收入的减少而生的赔偿请求权 | 第25-28页 |
三、受害人的非财产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性质——可继承性探讨 | 第28-33页 |
(一) 非财产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继承要件 | 第28-30页 |
1. 继承要件的比较分析 | 第28-29页 |
2. 我国的继承性要件 | 第29-30页 |
(二) 对非财产上损害赔偿请求权不得自由继承理由的反思 | 第30-33页 |
1. 非财产损害赔偿的专属性理由 | 第30页 |
2. 对非财产上损害赔偿请求权行使的专属性的反思 | 第30-33页 |
第二章 受害人近亲属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 第33-43页 |
一、非财产损害赔偿请求权 | 第33-36页 |
(一) 非财产损害赔偿请求权基础的相关学说及其评析 | 第33-34页 |
1. 相关学说 | 第33-34页 |
2. 评析 | 第34页 |
(二) 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及司法解释 | 第34-35页 |
1. 胎儿的非财产损害请求权 | 第35页 |
2. 请求权的顺位 | 第35-36页 |
二、财产损害赔偿请求权 | 第36-43页 |
(一) 相关学说及其评说 | 第36-37页 |
1. 近亲属的财产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相关学说 | 第36页 |
2. 对相关学说的评说 | 第36-37页 |
(二) 近亲属的扶养费、继承收入损失与受害人的逸失利益之关系 | 第37-38页 |
(三) 依据我国现行法,受害人近亲属可以取得的赔偿项目 | 第38-43页 |
1. 我国现行法的规定 | 第38页 |
2. 死亡赔偿金 | 第38-40页 |
3. 被扶养人生活费 | 第40-41页 |
4. 与受害人有法定扶助义务的亲属支付的医疗费 | 第41-43页 |
第三章 第三人的赔偿请求权 | 第43-45页 |
一、非财产损害赔偿请求权 | 第43页 |
二、物质损害赔偿请求权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按笔画排列)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