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营区网面临的问题 | 第9-10页 |
| ·典型营区网应用考察 | 第10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11页 |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1-12页 |
| 2 营区网络系统需求分析 | 第12-15页 |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12-13页 |
| ·对高速网络的需求分析 | 第12页 |
| ·虚拟网(VLAN)需求分析 | 第12页 |
| ·网络安全需求分析 | 第12-13页 |
| ·广域网连接需求分析 | 第13页 |
| ·传统方案的弊端 | 第13-14页 |
| ·小结 | 第14-15页 |
| 3 关键技术分析 | 第15-23页 |
| ·高速网络技术 | 第15-16页 |
| ·ATM技术 | 第15页 |
| ·千兆以太网技术 | 第15-16页 |
| ·交换技术及交换机 | 第16-17页 |
| ·虚拟网VLAN | 第17-21页 |
| ·虚拟网的技术特点与分类 | 第17-18页 |
| ·以太网VLAN环境 | 第18-19页 |
| ·VLAN主干 | 第19-21页 |
| ·交换式网络实现模型 | 第21-22页 |
| ·网络实现的目标 | 第21页 |
| ·三层交换式网络设计蓝图 | 第21-22页 |
| ·小结 | 第22-23页 |
| 4 营区网的总体设计 | 第23-32页 |
| ·营区网络系统实现所遵循的原则 | 第23页 |
| ·营区网结构设计 | 第23-29页 |
| ·内部网结构 | 第24-27页 |
| ·网络结构性能分析 | 第27-28页 |
| ·外部网结构 | 第28-29页 |
| ·远程访问 | 第29-30页 |
| ·虚拟网的监控与设计 | 第30-31页 |
| ·小结 | 第31-32页 |
| 5 网络系统的安全体系研究 | 第32-54页 |
| ·网络安全概述 | 第32-34页 |
|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 第32-33页 |
| ·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 | 第33-34页 |
| ·威胁网络安全的因素 | 第34-35页 |
| ·目前营区网络安全管理在技术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5-36页 |
| ·系统的安全管理和入侵防范措施 | 第36-52页 |
| ·防火端技术 | 第37-43页 |
| ·利用 ROUTER ACCESS-LIST提高网络安全性 | 第43-45页 |
| ·通过 VLAN提高网络安全性 | 第45-46页 |
| ·用系统软件进行安全控制 | 第46-52页 |
| ·构建一个具有多层次安全功能的营区网安全模型 | 第52-53页 |
| ·小结 | 第53-54页 |
| 6 实例系统 | 第54-64页 |
| ·某团营区网需求分析 | 第54-55页 |
| ·网络结构设计 | 第55-58页 |
| ·核心层 | 第55页 |
| ·汇聚层 | 第55-56页 |
| ·接入层 | 第56页 |
| ·与军事综合信息网的连接 | 第56-57页 |
| ·网络管理系统 QUIDWAY | 第57-58页 |
| ·设备选型 | 第58-63页 |
| ·核心主交换机 | 第58页 |
| ·汇聚层主交换机 | 第58-60页 |
| ·接入层主交换机 | 第60-61页 |
| ·路由器 | 第61-62页 |
| ·Intel架构服务器 | 第62-63页 |
| ·小结 | 第63-64页 |
| 7 总结与展望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68页 |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