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3页 |
|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 | 第11-12页 |
| ·全文结构简介 | 第12-13页 |
| 2 背景知识介绍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25页 |
| ·风险评估综述 | 第13-18页 |
| ·风险评估概述 | 第13页 |
| ·风险评估与等级保护 | 第13-14页 |
| ·风险评估的组成要素 | 第14-1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标准 | 第18-21页 |
| ·研究现状分析 | 第18-20页 |
| ·国外风险评估相关标准 | 第20页 |
| ·国内风险评估相关标准 | 第20-21页 |
|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指南简介 | 第21-23页 |
| ·评估指南概述 | 第21-22页 |
| ·风险评估实施流程 | 第22-23页 |
| ·指南规定的风险计算模型 | 第23页 |
| ·模糊综合评价决策模型简介 | 第23-24页 |
| ·小结 | 第24-25页 |
| 3 风险评估的量化模型研究 | 第25-49页 |
| ·风险计算模型 | 第25-27页 |
| ·风险综合值计算公式 | 第25页 |
| ·风险计算模型总体框架 | 第25-27页 |
| ·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计算方法 | 第27-41页 |
| ·确定风险事件 | 第27页 |
| ·构建模糊评判关系矩阵 | 第27-36页 |
| ·确定各因素权重 | 第36-37页 |
| ·计算事件发生可能性 | 第37-38页 |
| ·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计算方法示例 | 第38-41页 |
| ·风险影响的定量分析方法 | 第41-47页 |
| ·风险影响分析要素 | 第41-42页 |
| ·选择影响评估项 | 第42页 |
| ·确定每个评估项的权重 | 第42-44页 |
| ·制定风险影响评估标准 | 第44页 |
| ·计算风险影响值 | 第44页 |
| ·风险影响值定量分析示例 | 第44-47页 |
| ·风险综合值计算流程 | 第47-48页 |
| ·小结 | 第48-49页 |
| 4 风险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49-63页 |
| ·系统总体概述 | 第49-50页 |
| ·设计目标 | 第49页 |
| ·系统总体结构 | 第49-50页 |
| ·需求分析 | 第50-51页 |
| ·主要功能模块描述 | 第51-56页 |
| ·资产识别模块 | 第51-52页 |
| ·威胁分析模块 | 第52-53页 |
| ·脆弱性检测模块 | 第53-54页 |
| ·风险计算模块 | 第54-56页 |
| ·系统关键算法实现 | 第56-62页 |
| ·运行环境与开发环境 | 第56页 |
| ·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算法实现 | 第56-59页 |
| ·风险影响定量分析算法实现 | 第59-62页 |
| ·小结 | 第62-63页 |
| 5 测评案例结果分析 | 第63-71页 |
| ·被评估机构简介 | 第63页 |
| ·基本信息调查 | 第63-65页 |
| ·网络拓扑 | 第63-64页 |
| ·关键信息资产 | 第64-65页 |
| ·评估结果分析及结论 | 第65-70页 |
| ·风险事件分析 | 第65-66页 |
| ·评估结果数据 | 第66-67页 |
| ·结果分析及结论 | 第67-70页 |
| ·小结 | 第70-71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 ·全文总结 | 第71-72页 |
| ·不足之处 | 第72页 |
| ·进一步的工作与展望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以及参与的项目 | 第76-78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78页 |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