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草本论文--多年生论文

粉葛(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及同源四倍体新种质的培育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1页
 1.1 植物多倍体的研究历史第9-10页
 1.2 植物多倍体基因组的形成第10-11页
 1.3 植物多倍体基因组的进化第11-13页
 1.4 同源多倍体效应第13-15页
 1.5 同源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第15-16页
 1.6 药用植物同源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第16-18页
 1.7 中药葛根研究进展第18-19页
 1.8 多倍体的鉴定第19-21页
第二章 引言第21-22页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第22-25页
 3.1 材料第22页
 3.2 方法第22-25页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第25-37页
 4.1 外植体的灭菌第25页
 4.2 培养基及不同外植体对组培成活的影响第25-27页
 4.3 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对茎尖存活率及加倍的影响第27-30页
 4.4 秋水仙素掺入培养基诱导多倍体第30页
 4.5 同质多倍体的获得第30-31页
 4.6 试管苗的生根和移栽第31页
 4.7 多倍体的染色体变异第31-34页
 4.8 四倍体植株的性状特征第34-37页
第五章 讨论第37-42页
 5.1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粉葛组织培养中的作用第37页
 5.2 酒精灭菌法配制秋水仙素溶液的优点第37页
 5.3 染色体快速鉴定的优缺点第37-38页
 5.4 不同试材对多倍体诱导成功的影响第38页
 5.5 秋水仙素诱导技术的讨论第38页
 5.6 嵌合体的分离第38-39页
 5.7 多倍体的变异分析第39-40页
 5.8 同源多倍体的实际应用第40-41页
 5.9 粉葛同源四倍体的利用前景与展望第41-42页
结论第42-48页
致谢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休闲养老建筑设计初探
下一篇:论宋代主流法律思想中的法家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