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2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21-47页 |
1 中医对更年期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2-23页 |
1.1 肾气渐衰是发病基础 | 第22页 |
1.2 阴阳失调是发病机理 | 第22-23页 |
1.3 多脏同病是病理特点 | 第23页 |
1.4 痰浊、瘀血病理产物的产生 | 第23页 |
2 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辨证分型和中医药治疗的研究概况 | 第23-29页 |
2.1 辨证论治 | 第24-26页 |
2.2 基本方加减治疗 | 第26-27页 |
2.3 中成药或专方治疗 | 第27-28页 |
2.4 中西合参,对症治疗 | 第28-29页 |
3 更年期综合征中西医结合微观辨证的研究概况 | 第29-31页 |
3.1 症状程度、精神类型与辨证分型 | 第30页 |
3.2 神经内分泌指标与辨证分型 | 第30-31页 |
3.3 自由基与辨证分型 | 第31页 |
3.4 微量元素 | 第31页 |
4 中药及复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概况 | 第31-42页 |
4.1 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影响 | 第31-37页 |
4.2 对心血管系统影响 | 第37-39页 |
4.3 调节体内自由基代谢 | 第39页 |
4.4 对骨代谢及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 第39-42页 |
5 中药防治更年期综合征研究中存在问题和对策 | 第42-44页 |
5.1 加强统一客观的辨证诊断标准和疗效判定标准的规范统一 | 第42-43页 |
5.2 强化和提高临床科研设计水平 | 第43-44页 |
5.3 加强中药治疗药物的筛选、研究、开发 | 第44页 |
6 本研究的设想和意义 | 第44-47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47-59页 |
1. 临床资料 | 第48页 |
1.1 一般资料 | 第48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48页 |
1.3 纳入标准 | 第48页 |
1.4 排除标准 | 第48页 |
2 研究方法与指标 | 第48-50页 |
2.1 加味左归饮的组成 | 第48-49页 |
2.2 治疗措施和疗程 | 第49页 |
2.3 观察指标 | 第49-50页 |
2.4 疗效判断标准 | 第50页 |
3 统计方法 | 第50-51页 |
4 研究结果 | 第51-53页 |
4.1 症状评分变化 | 第51页 |
4.2 性激素的变化 | 第51页 |
4.3 BMD变化 | 第51页 |
4.4 临床疗效的比较 | 第51-53页 |
5 讨论 | 第53-59页 |
5.1 更年期综合征的激素替代治疗和中医治疗 | 第54-55页 |
5.2 加味左归饮组方依据及方药分析 | 第55页 |
5.3 观测指标的意义 | 第55-57页 |
5.4 加味左归饮对更年期综合征妇女各项观察指标的影响 | 第57-59页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第59-95页 |
实验一 加味左归饮对去卵巢大鼠血清激素的影响 | 第61-7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1-67页 |
1.1 药物 | 第61-62页 |
1.2 实验动物及造摸 | 第62页 |
1.3 剂量设置和动物分组 | 第62-64页 |
1.4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64页 |
1.5 指标测定方法 | 第64-67页 |
2 统计方法 | 第67页 |
3 实验结果 | 第67-71页 |
3.1 各组动物血清性激素水平的改变 | 第67-70页 |
3.2 各组动物血清骨钙素(BGP)、降钙素(CT)的变化 | 第70-71页 |
4 小结 | 第71-74页 |
4.1 E_2、FSH、LH与更年期综合征 | 第71-72页 |
4.2 BGP、CT与骨质疏松 | 第72-73页 |
4.3 加味左归饮对去卵巢大鼠血清E_2、FSH、LH的影响 | 第73页 |
4.4 加味左归饮对去卵巢大鼠血清 BGP、CT水平的影响 | 第73-74页 |
实验二 加味左归饮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的影响 | 第74-8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4-75页 |
1.1 药物 | 第74页 |
1.2 实验动物及造模 | 第74页 |
1.3 剂量设置和动物分组 | 第74页 |
1.4 主要仪器 | 第74页 |
1.5 大鼠骨密度测定方法 | 第74-75页 |
2 统计方法 | 第75页 |
3 实验结果 | 第75-78页 |
4 小结 | 第78-80页 |
4.1 去卵巢大鼠与骨质疏松 | 第78-79页 |
4.2 加味左归饮对大鼠骨密度的影响 | 第79-80页 |
实验三 加味左归饮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形态学和形态计量学的影响 | 第80-8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0-81页 |
1.1 药物 | 第80页 |
1.2 实验动物及造模 | 第80页 |
1.3 剂量设置和动物分组 | 第80页 |
1.4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80页 |
1.5 大鼠骨组织形态计量学侧定方法 | 第80-81页 |
2 统计方法 | 第81页 |
3 实验结果 | 第81-83页 |
3.1 HE染色切片、光镜观察结果(病理图片见附录1) | 第81页 |
3.2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检测结果 | 第81-83页 |
4 小结 | 第83-85页 |
实验四 加味左归饮对去卵巢大鼠子宫重量和形态的影响 | 第85-8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5页 |
1.1 药物 | 第85页 |
1.2 实验动物及造模 | 第85页 |
1.3 剂量设置和动物分组 | 第85页 |
1.4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85页 |
1.5 观察指标与方法 | 第85页 |
2. 统计方法 | 第85页 |
3. 实验结果 | 第85-87页 |
3.1 各组动物子宫重量的改变 | 第85-86页 |
3.2 各组动物子宫病检结果的比较 | 第86-87页 |
4. 小结 | 第87-89页 |
4.1 加味左归饮对去卵巢大鼠子宫重量的影响 | 第87页 |
4.2 加味左归饮对去卵巢大鼠子宫病理改变的影响 | 第87页 |
4.3 加味左归饮对子宫作用的机理分析 | 第87-89页 |
实验五 加味左归饮对去卵巢大鼠下丘脑雌激素α受体的影响 | 第89-9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9-91页 |
1.1 药物 | 第89页 |
1.2 实验动物及造摸 | 第89页 |
1.3 剂量设置和动物分组 | 第89页 |
1.4 主要试剂 | 第89页 |
1.5 主要仪器设备 | 第89-90页 |
1.6 ERα免疫组化反应方法 | 第90-91页 |
1.7 ERα原位杂交方法 | 第91页 |
2 统计分析 | 第91页 |
3 实验结果 | 第91-92页 |
3.1 下丘脑 ERα及其mRNA阳性细胞的分布 | 第91-92页 |
3.2 下丘脑ERα及其mRNA阳性细胞数量变化 | 第92页 |
4 讨论 | 第92-95页 |
第四部分 讨论与结论 | 第95-107页 |
1 左归饮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 第96页 |
1.1 加味左归饮对更年期综合征妇女症状评分的影响 | 第96页 |
1.2 加味左归饮对更年期综合征妇女血清性激素的影响 | 第96页 |
1.3 加味左归饮对更年期综合征妇女骨密度的影响 | 第96页 |
2 左归饮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实验研究 | 第96-97页 |
2.1 加味左归饮对去卵巢大鼠血清激素的影响 | 第96-97页 |
2.2 加味左归饮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的影响 | 第97页 |
2.3 加味左归饮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形态学和形态计量学的影响 | 第97页 |
2.4 加味左归饮对去卵巢大鼠子宫形态的影响 | 第97页 |
2.5 加味左归饮对去卵巢大鼠下丘脑 ERα的影响 | 第97页 |
3. 加味左归饮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机理探讨 | 第97-104页 |
3.1 促进和调节功能未完全衰退的卵巢分泌 E_2 | 第97-98页 |
3.2 通过上调下丘脑 ERα的表达而起作用 | 第98-101页 |
3.3 植物雌激素的作用 | 第101-103页 |
3.4 通过升高血清骨钙素和降钙素的水平而升高骨密度 | 第103-104页 |
4. 结论 | 第104-107页 |
结语 | 第107-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23页 |
附录 | 第123-138页 |
1. 加味左归饮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各组病理图片 | 第123-127页 |
2. 加味左归饮对去卵巢大鼠子宫形态学的影响各组病理图片 | 第127-131页 |
3. 加味左归饮对去卵巢大鼠下丘脑雌激素α受体的影响各组图片 | 第131-138页 |
致谢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