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成熟期间主要营养变化及其相关性的研究
1 引言 | 第1-1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2-17页 |
·试验材料 | 第12-13页 |
·不同品种核桃样品的采集 | 第12页 |
·不同采收期核桃样品的采集 | 第12-13页 |
·试验内容与方法 | 第13-16页 |
·单果重、出仁率、径仁率、坚果果形的测定 | 第13页 |
·种仁颜色的评价 | 第13页 |
·病果率的统计 | 第13页 |
·种仁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 第13页 |
·坚果失水量的测定 | 第13-14页 |
·叶片性状分析 | 第14页 |
·青皮厚度的测定 | 第14页 |
·硬壳厚度的测定 | 第14页 |
·缝合线厚度的测定 | 第14页 |
·硬壳机械强度的测定 | 第14页 |
·缝合线紧密度的测定 | 第14页 |
·矿质元素含量的测定 | 第14-15页 |
·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15页 |
·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0D)活性的测定 | 第15页 |
·叶片中超氧阴离子(O_2)含量的测定 | 第15-16页 |
·叶片中蛋白质的测定 | 第16页 |
·分析软件及数据处理 | 第16-1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7-51页 |
·不同品种核桃主要营养变化 | 第17-37页 |
·果形、出仁率、单果重和径仁率 | 第17页 |
·种仁颜色 | 第17-19页 |
·病果率 | 第19页 |
·种仁中粗脂肪含量 | 第19-20页 |
·坚果失水量 | 第20-21页 |
·叶片形态 | 第21-25页 |
·青皮厚度 | 第25页 |
·硬壳厚度 | 第25-26页 |
·缝合线厚度 | 第26页 |
·硬壳机械强度 | 第26-28页 |
·缝合线紧密度 | 第28-29页 |
·叶片、青皮和种仁中N、P、K元素含量 | 第29-32页 |
·坚果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 | 第32-33页 |
·坚果品质与叶片形态指标间的相关性 | 第33-35页 |
·坚果品质与硬壳结构指标间的相关性 | 第35页 |
·坚果品质与叶片、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的相关性 | 第35-37页 |
·不同产地核桃主要营养变化 | 第37-45页 |
·坚果品质的差异 | 第37-39页 |
·叶片性状的差异 | 第39-41页 |
·青皮厚度和硬壳结构的差异 | 第41-44页 |
·叶片、青皮和种仁中N、P、K的含量变化 | 第44-45页 |
·不同采收期核桃主要营养变化 | 第45-51页 |
·种仁中粗脂肪含量变化 | 第45-46页 |
·叶片、青皮、种仁中N、P、K元素含量变化 | 第46-48页 |
·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第48页 |
·叶片中SOD的活性和O_2的含量变化 | 第48-49页 |
·叶片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 第49-50页 |
·病果率调查 | 第50页 |
·不同采收期树体主要成份变化的相关性 | 第50-51页 |
4 讨论 | 第51-57页 |
·核桃叶片性状与坚果品质的关系 | 第51-52页 |
·硬壳结构与坚果品质的关系 | 第52-53页 |
·树体营养水平与坚果品质的关系 | 第53-54页 |
·影响核桃生长发育的因子 | 第54-55页 |
·坚果成熟过程中叶片中主要物质变化 | 第55-57页 |
5 结论 | 第57-58页 |
6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我国核桃生产概况、问题及发展途径 | 第65-70页 |
7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1页 |
8 作者简历 | 第71-72页 |
9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