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给水泵汽轮机变工况经济性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3页 |
·前言 | 第6页 |
·给水泵汽轮机的工作现状 | 第6-8页 |
·火电厂汽轮机组的经济运行 | 第8-11页 |
·汽轮机机组的热经济性指标 | 第8-11页 |
·汽轮机效率与经济运行 | 第11页 |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给水泵汽轮机的设备特点 | 第13-20页 |
·给水泵汽轮机的形式 | 第13-14页 |
·凝汽式给水泵汽轮机 | 第14-15页 |
·给水泵的驱动方式 | 第15-17页 |
·电动机驱动 | 第15-16页 |
·主汽轮机驱动 | 第16页 |
·给水泵汽轮机驱动 | 第16-17页 |
·给水泵汽轮机驱动给水泵的优点 | 第17-18页 |
·凝汽式给水泵汽轮机的热力设计特点 | 第18-20页 |
第三章 给水泵汽轮机效率的计算方法 | 第20-35页 |
·主汽轮机的计算 | 第20-21页 |
·给水泵汽轮机效率计算方法的确定 | 第21-26页 |
·实验条件下泵效率的计算式 | 第24-26页 |
·场实验实例 | 第26页 |
·测量仪器要求 | 第26-27页 |
·测量数据和计算数据 | 第27-30页 |
·“能量价值法”分析给水泵汽轮机的经济 | 第30-35页 |
·能量价值分析原理 | 第30页 |
·发电厂利润方程式 | 第30-31页 |
·火电机组给水泵驱动方式的技术经济性论证 | 第31-32页 |
·“能量价值分析”给水泵驱动方式的判断 | 第32-35页 |
第四章 变工况下给水泵汽轮机经济性分析 | 第35-49页 |
·给水泵汽轮机在机组变工况下运行 | 第35页 |
·给水泵汽轮机在变工况情况下确定参数的方法 | 第35-36页 |
·给水泵参数与主机流量的关系 | 第36-38页 |
·给水泵汽轮机工作参数与主机流量的关系 | 第38-46页 |
·给水泵汽轮机的抽汽量的计算 | 第39-40页 |
·给水泵汽轮机从主汽轮机抽汽量的确定 | 第40页 |
·主汽轮机主蒸汽增加量的确定 | 第40-41页 |
·不同抽气量对机组的经济性分析 | 第41-42页 |
·驱动给水泵抽汽口的确定 | 第42-44页 |
·给水泵汽轮机排汽方式对凝汽器的影响分析 | 第44-46页 |
·配汽方式对机组的影响 | 第46-49页 |
·节流配汽 | 第46-47页 |
·喷嘴配汽 | 第47-49页 |
第五章 给水泵汽轮机低负荷运行 | 第49-55页 |
·增加喷嘴面积 | 第49页 |
·辅助电动给水泵 | 第49-50页 |
·采用高压补汽的方式 | 第50-54页 |
·高压蒸汽内切换 | 第51页 |
·高压蒸汽外切换 | 第51-52页 |
·新汽内切换 | 第52-53页 |
·辅助电动泵切换 | 第53-54页 |
·备用汽源的合理选择 | 第54-55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