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前言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理论研究部分 | 第15-22页 |
一.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实验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二.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药诊治近况 | 第18-22页 |
第二章 增液布津汤对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 第22-43页 |
第一节 增液布津汤对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一般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22-34页 |
1 材料 | 第22页 |
·实验动物 | 第22页 |
·实验药物 | 第22页 |
·主要试剂 | 第22页 |
·主要仪器 | 第22页 |
2 方法 | 第22-24页 |
·动物分组方法 | 第22页 |
·动物造模方法 | 第22-23页 |
·动物给药方法 | 第23页 |
·观察检测指标 | 第23-24页 |
·统计方法 | 第24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4-31页 |
·一般情况的变化 | 第24页 |
·摄食量变化 | 第24-25页 |
·饮水量变化 | 第25-26页 |
·体质量变化 | 第26-27页 |
·唾液流量比较 | 第27-28页 |
·光镜观察颌下腺病理变化 | 第28-30页 |
·增液布津汤对SS模型小鼠颌下腺指数的影响 | 第30页 |
·增液布津汤对SS模型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的(胸腺指数,脾指数)影响 | 第30-31页 |
4 实验结论分析 | 第31-34页 |
第二节 增液布津汤对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细胞因子TNF-α、IL-6的影响 | 第34-38页 |
1 材料 | 第34页 |
·实验动物 | 第34页 |
·实验药物 | 第34页 |
·主要试剂 | 第34页 |
·主要仪器 | 第34页 |
2 方法 | 第34-36页 |
·动物分组方法 | 第34页 |
·动物造模方法 | 第34-35页 |
·动物给药方法 | 第35页 |
·小鼠血清TNF-α及IL-6测定 | 第35-36页 |
3 统计方法 | 第36页 |
4 实验结果 | 第36-37页 |
5 实验结论分析 | 第37-38页 |
第三节 增液布津汤对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AQP5表达的影响 | 第38-43页 |
1 材料 | 第38页 |
·实验动物 | 第38页 |
·实验药物 | 第38页 |
·主要试剂 | 第38页 |
·主要仪器 | 第38页 |
2 方法 | 第38-41页 |
·动物分组方法 | 第38页 |
·动物造模方法 | 第38-39页 |
·动物给药方法 | 第39页 |
·Western印迹法测定AQP5的表达 | 第39-41页 |
3 统计方法 | 第41页 |
4 实验结果 | 第41-42页 |
5 实验结论分析 | 第42-43页 |
第三章 讨论部分 | 第43-56页 |
第一节 增液布津汤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立法依据及组方原则 | 第43-49页 |
一.增液布津汤立法依据 | 第43-46页 |
二.增液布津汤组方原则 | 第46-47页 |
三.增液布津汤力药组成及分析 | 第47-48页 |
四.从现代药理学分析各药物疗效 | 第48-49页 |
第二节 实验动物及阳性对照药物的选择 | 第49-52页 |
一.实验动物的选择 | 第49页 |
二.SS动物模型的评价 | 第49-50页 |
三.阳性对照药物环戊硫酮的选择 | 第50-52页 |
第三节 实验检测指标的选择 | 第52-54页 |
1.选择细胞因子TNF-α、IL-6指标的意义 | 第52页 |
2.选择水通道蛋白-5(AQP5)指标的意义 | 第52-53页 |
3.AQP5与细胞因子网络 | 第53-54页 |
第四节 增液布津汤对SS模型小鼠治疗机理的探讨 | 第54-56页 |
1.抑制免疫炎症反应,缓解免疫器官的破坏 | 第54-55页 |
2.调节免疫功能,下调细胞因子TNF-α、IL-6含量 | 第55页 |
3.增强AQP5的表达,促进唾液腺分泌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