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胶粉改性沥青性能及机理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8页 |
| ·课题提出的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5-16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研究方案与试验材料 | 第18-24页 |
| ·研究方案 | 第18-19页 |
| ·原材料技术性质分析 | 第19-24页 |
| ·基质沥青 | 第19-21页 |
| ·废胶粉 | 第21-22页 |
| ·助剂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灰关联分析方法在沥青评价中的应用 | 第24-32页 |
| ·理论分析 | 第24-27页 |
| ·灰关联分析 | 第24页 |
| ·灰关联分析的目的 | 第24页 |
| ·灰关联分析的方法 | 第24页 |
| ·灰关联分析与数理统计的区别 | 第24页 |
| ·关联系数与关联度 | 第24-26页 |
| ·关联系数的计算 | 第24-25页 |
| ·关联度的概念 | 第25-26页 |
| ·数据变换 | 第26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26页 |
| ·常用数据变换方法 | 第26页 |
| ·关联序 | 第26-27页 |
| ·实例分析 | 第27-31页 |
| ·实验数据 | 第27页 |
| ·计算步骤 | 第27-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废胶粉改性沥青技术性能分析 | 第32-45页 |
| ·改性沥青性能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 第32-34页 |
| ·试验方案设计 | 第34-36页 |
| ·理论分析 | 第34-35页 |
| ·方案设计 | 第35-36页 |
| ·改性沥青性能的综合评价 | 第36-43页 |
| ·理论分析 | 第36页 |
| ·综合评价 | 第36-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第五章 废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技术性能分析 | 第45-53页 |
| ·试验方案设计 | 第45-48页 |
| ·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的测试与评价 | 第48-50页 |
| ·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的综合评价 | 第50-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六章 废胶粉改性沥青及复合改性沥青共混机理研究 | 第53-76页 |
| ·显微结构分析 | 第53-57页 |
| ·废胶粉改性沥青微观结构分析方法 | 第53-55页 |
| ·基质沥青、废胶粉改性沥青与复合改性沥青相态结构 | 第55-57页 |
| ·红外光谱 | 第57-61页 |
| ·原理 | 第57页 |
| ·试验方法及分析 | 第57-61页 |
| ·差示扫描量热(DSC) | 第61-62页 |
| ·原理 | 第61页 |
| ·试验方法及分析 | 第61-62页 |
| ·核磁共振 | 第62-73页 |
| ·原理 | 第62-63页 |
| ·试验方法及分析 | 第63-73页 |
| ·氢谱分析 | 第63-64页 |
| ·碳谱分析 | 第64-73页 |
| ·物理模型 | 第73-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76-79页 |
| ·主要结论 | 第76-77页 |
| ·主要创新成果 | 第77页 |
| ·研究展望 | 第7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