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达帕胺缓释片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3页 |
前言 | 第13-16页 |
第一章 吲达帕胺基本理化性质的研究 | 第16-22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16页 |
2 方法和结果 | 第16-20页 |
·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16-17页 |
·色谱条件 | 第17页 |
·线性相关性试验 | 第17页 |
·溶液稳定性考察 | 第17-18页 |
·平衡溶解度的测定 | 第18页 |
·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第18-19页 |
·原料药初步稳定性试验 | 第19-20页 |
3 讨论与小结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吲达帕胺大鼠在体小肠吸收动力学的研究 | 第22-32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22页 |
2 方法和结果 | 第22-30页 |
·缓冲液中吲达帕胺的含量测定 | 第22-25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5-26页 |
·大鼠在体小肠吸收试验 | 第26-30页 |
3 讨论与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吲达帕胺缓释片的制备及释药机理的初步探讨 | 第32-46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32页 |
2 缓释片的处方筛选与工艺设计 | 第32-40页 |
·缓释片的规格与制备方法 | 第32页 |
·药物释放度测定方法 | 第32-33页 |
·释放度数据的分析方法 | 第33页 |
·处方的筛选过程 | 第33-39页 |
·缓释片制备工艺流程 | 第39-40页 |
·制备工艺稳定性考察 | 第40页 |
3 缓释片释药机理的初步探讨 | 第40-43页 |
·释药过程的动力学拟合 | 第40-41页 |
·缓释片释药机理分析 | 第41页 |
·HPMC粘度对释药机制的影响 | 第41-42页 |
·HPMC的用量对释药机制的影响 | 第42页 |
·MCC的用量对释药机制的影响 | 第42-43页 |
4 讨论与小结 | 第43-46页 |
第四章 吲达帕胺缓释片质量标准及稳定性研究 | 第46-64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46页 |
2 质量标准的研究 | 第46-59页 |
·性状 | 第46页 |
·鉴别 | 第46-47页 |
·含量测定 | 第47-50页 |
·含量均匀度 | 第50页 |
·释放度 | 第50-55页 |
·有关物质 | 第55-59页 |
3 稳定性研究 | 第59-63页 |
·高温试验 | 第59页 |
·高湿试验 | 第59-60页 |
·光照试验 | 第60页 |
·加速试验 | 第60页 |
·室温留样试验 | 第60-63页 |
4 讨论与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吲达帕胺缓释片的人体药物动力学研究 | 第64-86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64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64-84页 |
·全血样品的分析方法 | 第64-65页 |
·分析方法的确证 | 第65-69页 |
·人体药物动力学研究 | 第69-81页 |
·生物等效性评价 | 第81-83页 |
·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 第83-84页 |
3 讨论与小结 | 第84-86页 |
全文结论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