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6页 |
导言 | 第16-23页 |
第一章 俄共发展历程概述 | 第23-39页 |
(一) 俄共初创、被禁止活动时期 | 第23-27页 |
(二) 俄共重建、复兴时期 | 第27-30页 |
(三) 俄共短暂辉煌时期 | 第30-33页 |
(四) 俄共势衰、遭受重创时期 | 第33-36页 |
(五) 对俄共发展阶段划分的一点思考 | 第36-39页 |
第二章 俄共的理论探索 | 第39-68页 |
(一) 俄共理论探索之路 | 第39-49页 |
(二) 俄共理论探索的标志性成果——《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纲领》 | 第49-58页 |
(三) 俄共理论探索中的两难及前景 | 第58-68页 |
第三章 俄共的社会基础定位 | 第68-78页 |
(一) 俄共的社会基础状况 | 第68-72页 |
(二) 俄共社会基础定位的理论依据 | 第72-73页 |
(三) 俄共巩固并扩大社会基础存在的问题及出路 | 第73-78页 |
第四章 俄共关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主张 | 第78-89页 |
(一) 俄共的基本政治主张 | 第78-83页 |
(二) 俄共的基本经济和社会主张 | 第83-86页 |
(三) 俄共基本主张的理论依据 | 第86-88页 |
(四) 对俄共基本主张的评价 | 第88-89页 |
第五章 俄共与俄政党政治 | 第89-102页 |
(一) 俄政党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俄共 | 第89-96页 |
(二) 俄共对俄政党政治发展的影响 | 第96-99页 |
(三) 俄共在政党政治问题上的两难及前景 | 第99-102页 |
第六章 俄共与议会 | 第102-121页 |
(一) 杜马是俄共表达自己政策主张的主要阵地 | 第102-108页 |
(二) 2003年杜马选举中的俄共 | 第108-118页 |
(三) 俄共参加杜马的困境及前景 | 第118-121页 |
第七章 俄共对执政当局的策略方针 | 第121-132页 |
(一) 叶利钦时期俄共对执政当局的策略方针 | 第121-124页 |
(二) 普京执政以来俄共对执政当局的策略方针 | 第124-128页 |
(三) 关于俄共对执政当局策略方针的评价 | 第128-132页 |
第八章 俄共的统一战线政策 | 第132-143页 |
(一) 俄共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 | 第132-139页 |
(二) 俄共建立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 | 第139页 |
(三) 俄共建立统一战线存在的问题及前景 | 第139-143页 |
第九章 俄共的宗教政策 | 第143-149页 |
(一) 俄共不容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宗教问题 | 第143-144页 |
(二) 俄共在宗教问题上的政策和主张 | 第144-146页 |
(三) 俄共制定宗教政策的理论基础 | 第146-147页 |
(四) 对俄共宗教政策的评价 | 第147-149页 |
第十章 俄共的国际政策与主张 | 第149-169页 |
(一) 俄共的国际政策 | 第149-156页 |
(二) 俄共对全球化的认识及其基本主张 | 第156-161页 |
(三) 俄共对国际恐怖主义的认识及其基本主张 | 第161-164页 |
(四) 俄共积极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友好关系 | 第164-169页 |
第十一章 俄共与政党现代化 | 第169-181页 |
(一) 自身现代化是俄共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 第169-171页 |
(二) 俄共现代化的表现 | 第171-177页 |
(三) 俄共现代化遇到的困难及前景 | 第177-181页 |
结束语 俄共发展前景展望 | 第181-19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92-201页 |
致谢 | 第201-20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第202-2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