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引言 | 第7-12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论文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 第1章 现代技术范式概念、内涵及其特征 | 第12-18页 |
| ·“范式”思想的来源及其发展 | 第12页 |
| ·现代技术范式的概念 | 第12-13页 |
| ·现代技术范式的内涵 | 第13-14页 |
| ·现代技术范式主要特征 | 第14-16页 |
| ·哲学范式的转变 | 第16-18页 |
| 第2章 现代技术范式的问题和困境 | 第18-33页 |
| ·现代技术范式的反生态性 | 第18-19页 |
| ·现代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19-22页 |
| ·发展理论上的缺陷 | 第19-20页 |
| ·目标实现上的缺陷 | 第20页 |
| ·价值观上的缺陷 | 第20-21页 |
| ·技术发展过程中的累积效应缺陷 | 第21-22页 |
| ·现代技术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 第22-27页 |
| ·技术异化中的生态系统 | 第22-23页 |
| ·技术异化影响生态系统的分析 | 第23-25页 |
| ·克服技术异化的途径 | 第25-27页 |
| ·现代技术的生态学批判 | 第27-33页 |
| ·从生态视角对技术的批判 | 第28-30页 |
| ·对技术实施的生态风险性批判 | 第30-33页 |
| 第3章 现代技术范式的生态化转向 | 第33-46页 |
| ·现代技术的生态化转向的内涵、特征及表现 | 第33-35页 |
| ·现代技术的生态化内涵 | 第33-34页 |
| ·现代技术的生态化特征 | 第34页 |
| ·现代技术的生态化表现 | 第34-35页 |
| ·现代技术的生态化转向必要性和必然性 | 第35-38页 |
| ·现代技术的生态化转向的必要性 | 第35-36页 |
| ·现代技术的生态化转向的必然性 | 第36-38页 |
| ·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各种社会思潮的涌现,为技术的生态化转向提供了契机 | 第38-40页 |
|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 第40-42页 |
| ·全球化时代的生态化维度趋向 | 第42-44页 |
| ·技术的生态化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 第44-46页 |
| 第4章 现代技术范式生态化转向的动力机制 | 第46-55页 |
| ·观念更新:现代技术生态化转向的根本前提 | 第46-47页 |
| ·科技创新:现代技术生态化转向的强大杠杆 | 第47-49页 |
| ·循环经济:现代技术生态化转向的主要途径 | 第49-51页 |
|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生态经济 | 第49-50页 |
| ·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 第50-51页 |
| ·制度创新:现代技术生态化转向的重要保证 | 第51-52页 |
| ·生态机制:现代技术生态化转向的决定因素 | 第52-55页 |
| 结论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译著)目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