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数控车削加工质量预测系统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引言 | 第9页 |
·虚拟制造技术简介 | 第9-11页 |
·虚拟制造的定义及分类 | 第9-11页 |
·虚拟制造的特征 | 第11页 |
·虚拟制造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中的作用 | 第11-12页 |
·虚拟制造技术的研究现状及物理仿真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2-2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物理仿真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论文研究背景和主要工作 | 第20-22页 |
·研究背景 | 第20页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数控车削加工切削力预测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第22-45页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切削力预测 | 第22-32页 |
·人工神经网络简介 | 第22-23页 |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数学描述 | 第23-25页 |
·切削力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 | 第25-28页 |
·切削力数据的采集 | 第28-30页 |
·网络训练与预测结果分析 | 第30-32页 |
·样本数量对基于神经网络切削力预测精度的影响 | 第32-34页 |
·切削力样本采集 | 第32页 |
·训练样本的选择与预测结果分析 | 第32-34页 |
·遗传算法在切削力公式参数辨识中的应用 | 第34-43页 |
·遗传算法简介 | 第34-37页 |
·遗传算法在切削力公式参数辨识中的应用 | 第37-41页 |
·遗传算法编程 | 第41-42页 |
·遗传算法的应用实例 | 第42-43页 |
·本章结论 | 第43-45页 |
第三章 车削加工工件质量的预测建模 | 第45-63页 |
·影响工件车削加工误差的因素分析 | 第45-46页 |
·轴类工件车削加工的直径误差建模 | 第46-53页 |
·工件受力变形产生的偏差 | 第48-51页 |
·机床主轴(卡盘)和尾架弹性变形引起的工件偏差 | 第51-52页 |
·车削过程中刀具的偏移 | 第52-53页 |
·尾架调整偏差引起的工件直径误差 | 第53页 |
·工件表面粗糙度的预测研究 | 第53-62页 |
·影响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分析 | 第53-54页 |
·理论粗糙度公式预测精度的实验验证 | 第54-56页 |
·神经网络预测工件表面粗糙度方法的研究 | 第56-60页 |
·用指数公式预测工件表面粗糙度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虚拟车削加工质量预测系统的开发 | 第63-78页 |
·虚拟车削加工质量预测系统的结构设计 | 第63-68页 |
·数控车削几何仿真系统 | 第63-65页 |
·数控车削几何仿真系统的基本流程 | 第65-66页 |
·物理仿真与几何仿真对数据库的不同要求 | 第66-68页 |
·物理仿真数据库 | 第68-72页 |
·扩展数据库 | 第68-71页 |
·新增数据库 | 第71-72页 |
·轴类零件车削质量预测系统的开发 | 第72-75页 |
·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72-73页 |
·系统模块介绍 | 第73-74页 |
·离散节点输出 | 第74-75页 |
·系统的应用 | 第75页 |
·基于预测的轴类工件直径误差补偿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五章 车削参数的智能优化选择 | 第78-89页 |
·智能刀具选择模块 | 第78-81页 |
·通用车削刀具的选择 | 第78-79页 |
·专用车削刀具的选择 | 第79-81页 |
·切削参数优化 | 第81-88页 |
·不同工序需要考虑的约束因素 | 第81-82页 |
·优化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82-84页 |
·优化算法的选择 | 第84-86页 |
·切削参数优化系统的开发 | 第86-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六章 集成车削加工仿真系统的实现 | 第89-99页 |
·集成车削加工仿真系统结构 | 第89-91页 |
·车削加工物理仿真系统的个性化定制 | 第91-94页 |
·机床工艺系统静刚度的测定 | 第91-94页 |
·机床尾架偏移量的测定 | 第94页 |
·系统预测精度实验验证 | 第94-96页 |
·实验设备及切削条件 | 第94-95页 |
·实验方案 | 第95页 |
·实测结果与预测结果的比较 | 第95-96页 |
·基于预测的直径误差补偿精度实验验证 | 第96-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9-102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99-101页 |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7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107-109页 |
致谢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