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3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聚马来酸的发展及现状 | 第11-14页 |
1-2-1 聚马来酸简介 | 第11-12页 |
1-2-2 聚马来酸的合成方法 | 第12-14页 |
§1-3 等离子体概述 | 第14-18页 |
1-3-1 等离子体定义及分类 | 第14-15页 |
1-3-2 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方式 | 第15-17页 |
1-3-3 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机理 | 第17页 |
1-3-4 等离子体在化学上的应用 | 第17-18页 |
§1-4 等离子体引发聚合的发展及现状 | 第18-21页 |
1-4-1 等离子体引发聚合的定义及特点 | 第18-19页 |
1-4-2 等离子体引发聚合的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 第19页 |
1-4-3 等离子体引发聚合的研究与应用状况 | 第19-21页 |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实验研究方法 | 第23-30页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3-25页 |
2-1-1 实验试剂及规格 | 第23-24页 |
2-1-2 实验仪器及型号 | 第24-2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5-26页 |
2-2-1 等离子体引发马来酸酐水溶液聚合 | 第25页 |
2-2-2 等离子体引发马来酸酐与丙烯酸钠水溶液共聚 | 第25页 |
2-2-3 等离子体引发马来酸酐与丙烯酰胺水溶液共聚 | 第25-26页 |
2-2-4 纯聚合产物的制备 | 第26页 |
§2-3 分析与测试 | 第26-30页 |
2-3-1 单体转化率的测定 | 第26页 |
2-3-2 分子量的测定 | 第26-27页 |
2-3-3 总固体含量测定 | 第27页 |
2-3-4 螯合力测定 | 第27-28页 |
2-3-5 分散力的测定 | 第28页 |
2-3-6 阻垢率的测定 | 第28页 |
2-3-7 红外光谱(IR)表征 | 第28-29页 |
2-3-8 紫外-可见光光谱(UV-VIS)表征 | 第29页 |
2-3-9 极化曲线的测定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等离子体引发聚合的设备安装与调试 | 第30-35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反应器和电极的类型及尺寸的选取 | 第30-31页 |
3-2-1 反应器和电极的类型选取 | 第30-31页 |
3-3-2 反应器和电极的尺寸选取 | 第31页 |
§3-3 反应装置的安装 | 第31-33页 |
§3-4 反应室温度、压力随放电功率变化曲线 | 第33-35页 |
3-4-1 匹配器参数的确定 | 第33页 |
3-4-2 压力、放电功率对反应室温度的影响 | 第33-35页 |
第四章 等离子体引发马来酸酐水溶液聚合 | 第35-43页 |
§4-1 引言 | 第35页 |
§4-2 等离子体引发马来酸酐水溶液聚合机理的讨论 | 第35-36页 |
§4-3 单因素对等离子体引发马来酸酐水溶液聚合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 第36-39页 |
4-3-1 放电时间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4-3-2 放电功率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 第37页 |
4-3-3 后聚合温度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4-3-4 后聚合时间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 第38页 |
4-3-5 单体初始质量分数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4-4 单体结构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4-5 性能测试和结构表征 | 第40-42页 |
4-5-1 聚马来酸分子量的测定 | 第40页 |
4-5-2 聚马来酸阻垢率的测定 | 第40页 |
4-5-3 聚合产物红外光谱的表征 | 第40-41页 |
4-5-4 聚合产物紫外-可见光光谱的表征 | 第41-42页 |
§4-6 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等离子体引发马来酸酐与丙烯酸钠共聚 | 第43-52页 |
§5-1 引言 | 第43页 |
§5-2 单因素总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 第43-47页 |
5-2-1 放电功率对总单体转化率及产物螯合力的影响 | 第44页 |
5-2-2 放电时间对总单体转化率及产物螯合力的影响 | 第44-45页 |
5-2-3 后聚合时间对总单体转化率及产物螯合力的影响 | 第45-46页 |
5-2-4 后聚合温度对总单体转化率及产物性能的影响 | 第46页 |
5-2-5 单体配比对产物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5-3 以产物螯合力与分散性为评价指标的正交设计分析 | 第47-49页 |
5-3-1 正交设计实验的建立 | 第47-49页 |
5-3-2 正交设计实验结果分析 | 第49页 |
§5-4 性能测试和结构表征 | 第49-51页 |
5-4-1 马来酸酐与丙烯酸钠共聚物分子量的测定 | 第50页 |
5-4-2 马来酸酐与丙烯酸钠共聚物分散力和螯合力的测定 | 第50页 |
5-4-3 聚合产物红外光谱的表征 | 第50-51页 |
§5-5 小结 | 第51-52页 |
第六章 等离子体引发马来酸酐与丙烯酰胺水溶液共聚 | 第52-63页 |
§6-1 引言 | 第52页 |
§6-2 单因素对反应总单体转化率及产物性能的影响 | 第52-56页 |
6-2-1 放电功率对单体总转化率及螯合力的影响 | 第52-53页 |
6-2-2 放电时间对总单体转化率及产物螯合力的影响 | 第53-54页 |
6-2-3 单体配比对总转化率及产物螯合力的影响 | 第54页 |
6-2-4 后聚合温度对单体总转化率及螯合力的影响 | 第54-55页 |
6-2-5 后聚合时间对单体总转化率及螯合力的影响 | 第55-56页 |
§6-3 单因素共聚物缓蚀性能的影响 | 第56-59页 |
6-3-1 放电功率对共聚物缓蚀性能的影响: | 第56页 |
6-3-2 放电时间对共聚物缓蚀性能的影响: | 第56-57页 |
6-3-3 单体配比对共聚物缓蚀性能的影响: | 第57页 |
6-3-4 后聚合温度对共聚物缓蚀性能的影响: | 第57-58页 |
6-3-5 后聚合时间对共聚物缓蚀性能的影响: | 第58-59页 |
§6-4 产物性能测试 | 第59-61页 |
6-4-1 马来酸酐与丙烯酰胺共聚物分子量的测定 | 第60页 |
6-4-2 马来酸酐与丙烯酰胺共聚物螯合力的测定 | 第60页 |
6-4-3 马来酸酐与丙烯酰胺共聚物的极化曲线 | 第60-61页 |
§6-5 阻垢缓蚀机理探讨 | 第61-62页 |
6-5-1 聚合物的阻垢机理探讨: | 第61-62页 |
6-5-2 缓蚀机理探讨 | 第62页 |
§6-6 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