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基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胡同游发展对比研究--以南锣鼓巷、五道营胡同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1. 绪论第10-20页
   ·选题背景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从胡同居民的角度进行研究有助于促进胡同游的持续健康发展第11页
     ·从经济、文化、环境三方面研究有助于为胡同游的全方位提升提出合理化建议第11-12页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2-17页
     ·相关概念第12-13页
       ·旅游影响第12页
       ·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第12-13页
     ·理论基础第13-17页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第13-14页
       ·社会交换理论第14-15页
       ·Doxey愤怒指数第15-16页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7页
     ·文献分析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第17页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第17页
     ·个案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第17页
   ·研究内容第17-19页
   ·技术路线第19-20页
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20-29页
   ·胡同及胡同游研究进展第20-22页
     ·关于北京胡同的研究第20-21页
       ·关于北京胡同的早期研究第20页
       ·近年来关于胡同的研究第20-21页
     ·关于胡同游的研究第21-22页
   ·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研究进展第22-26页
     ·国外关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研究第22-24页
       ·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第22-23页
       ·居民旅游感知差异的影响因素第23-24页
       ·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研究方法及指标的选取第24页
     ·国内关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研究第24-26页
       ·研究对象第24-25页
       ·研究内容第25页
       ·研究方法及指标的选取第25-26页
   ·历史文化街区旅游研究进展第26-29页
     ·国外关于历史文化街区旅游研究第26-27页
     ·国内关于历史文化街区旅游研究第27-29页
3. 南锣鼓巷、五道营胡同居民旅游感知及差异分析第29-57页
   ·案例地概况第29-32页
     ·北京的胡同与胡同旅游第29-30页
     ·南锣鼓巷胡同与五道营胡同第30-32页
       ·地理位置及发展概况第30-31页
       ·胡同游特色第31-32页
   ·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第32-36页
     ·调查问卷的设计第32页
     ·指标的选取及信度效度检验第32-36页
       ·信度检验第32-34页
       ·效度检验第34-36页
     ·调查实施过程第36页
   ·南锣鼓巷、五道营胡同居民旅游感知调查结果分析第36-57页
     ·被调查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第36-37页
     ·被调查者的旅游影响感知第37-42页
       ·居民对于旅游发展总体态度感知第38页
       ·旅游经济影响感知第38-39页
       ·旅游文化影响感知第39-40页
       ·旅游环境影响感知第40-42页
     ·被调查者旅游影响感知差异分析第42-57页
       ·人口统计学特征与旅游影响感知差异第42-51页
       ·旅游参与程度与旅游影响感知差异第51-57页
4. 胡同居民旅游影响感知模型第57-63页
   ·居民对旅游发展态度的影响因素第57-59页
     ·旅游正面影响感知第57页
     ·旅游负面影响感知第57页
     ·居民社区满意度第57-59页
   ·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第59-62页
     ·结构方程模型的相关概念第59页
     ·假设的提出第59-60页
     ·结构方程模型第60-62页
       ·探测性分析第60-61页
       ·模型的拟合度评价第61-62页
       ·研究结果讨论第62页
   ·小结第62-63页
5. 基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胡同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第63-71页
   ·南锣鼓巷胡同游发展的主要问题第63-64页
   ·五道营胡同游发展的主要问题第64-65页
   ·胡同游开发策略第65-71页
     ·针对不同旅游发展状况的胡同游开发策略第66-68页
       ·南锣鼓巷胡同第66-67页
       ·五道营胡同第67-68页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旅游开发带来的负面环境影响第68-69页
     ·基于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胡同游开发策略第69-71页
       ·年龄与旅游开发第69页
       ·学历与旅游开发第69-70页
       ·家庭人均月收入与旅游开发第70-71页
6. 结论与讨论第71-75页
   ·结论第71-73页
     ·胡同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研究第71页
     ·胡同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差异研究第71-73页
       ·不同旅游发展阶段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差异第71-72页
       ·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差异第72页
       ·不同旅游参与程度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差异第72-73页
     ·胡同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社区满意度、旅游发展态度关系研究第73页
     ·南锣鼓巷、五道营胡同旅游发展策略研究第73页
   ·创新点第73-74页
   ·研究局限与展望第74-75页
     ·研究不足第74页
     ·研究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附录第79-85页
个人简介第85-86页
导师简介第86-87页
获得成果目录第87-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态旅游地解说牌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应用--以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下一篇:北京市通州区旅游产业定位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