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6页 |
1.1 大跨度斜拉桥概述 | 第7-9页 |
1.2 结合梁斜拉桥 | 第9页 |
1.3 斜拉桥分析理论简介 | 第9-10页 |
1.4 斜拉桥有限元建模概况 | 第10-13页 |
1.5 健康监测与基准有限元模型 | 第13-14页 |
1.6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意义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大跨度斜拉桥初始有限元建模 | 第16-27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青洲闽江大跨度斜拉桥简介 | 第16-18页 |
2.3 有限元模型所采用单元简介 | 第18-22页 |
2.3.1 BEAM4等截面三维梁单元 | 第18-20页 |
2.3.2 LINK8三维杆单元 | 第20-21页 |
2.3.3 LINK10单元 | 第21-22页 |
2.4 初始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2-26页 |
2.4.1 结构各部分模拟 | 第22-23页 |
2.4.2 边界条件的模拟 | 第23页 |
2.4.3 材料参数 | 第23-24页 |
2.4.4 青洲闽江斜拉桥完整的空间有限元模型 | 第24-26页 |
2.5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青洲闽江斜拉桥现场静、动载试验 | 第27-41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青洲闽江斜拉桥现场静载试验 | 第27-33页 |
3.2.1 测试工况介绍 | 第27-31页 |
3.2.2 变位测试 | 第31页 |
3.2.3 试验过程 | 第31页 |
3.2.4 索力测试 | 第31-33页 |
3.3 青洲闽江斜拉桥环境振动试验 | 第33-37页 |
3.3.1 测点布置 | 第33-34页 |
3.3.2 试验过程描述 | 第34-36页 |
3.3.3 试验数据处理 | 第36-37页 |
3.4 青洲闽江斜拉桥基准动力特性 | 第37-40页 |
3.5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青洲闽江斜拉桥静力分析与初始平衡构型 | 第41-55页 |
4.1 引言 | 第41页 |
4.2 大跨度斜拉桥初始平衡构型的确定 | 第41-45页 |
4.3 斜拉桥的几何非线性及在ANSYS中的实现 | 第45-47页 |
4.4 青洲闽江斜拉桥有限元模型与静力试验结果的比较 | 第47-54页 |
4.4.1 桥面挠度比较 | 第48-50页 |
4.4.2 活载索力比较 | 第50-52页 |
4.4.3 桥塔变位比较 | 第52页 |
4.4.4 主梁应力比较 | 第52-54页 |
4.5 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青洲闽江斜拉桥模态分析 | 第55-70页 |
5.1 引言 | 第55页 |
5.2 具有“初应力”的模态分析(Pre-stressed modal analysis) | 第55-58页 |
5.3 参数分析 | 第58-61页 |
5.3.1 支座弹簧刚度比较 | 第58-59页 |
5.3.2 桥面板作用比较 | 第59-60页 |
5.3.3 桥面板连接比较分析 | 第60-61页 |
5.4 有限元模态分析与现场环境振动试验结果比较 | 第61-69页 |
5.5 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个人简历 | 第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