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6页 |
·经济制度及其变迁的一般原理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6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21页 |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研究 | 第16-18页 |
·关于瑞典民主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研究 | 第18-21页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22-24页 |
·研究思路 | 第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2 中国与瑞典经济制度的形成及其特征比较分析 | 第24-51页 |
·中国与瑞典经济制度的历史演进 | 第24-30页 |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制度的历史发展 | 第24-27页 |
·历史演进中的瑞典经济制度 | 第27-30页 |
·中国与瑞典经济制度的特征 | 第30-41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 | 第30-35页 |
·瑞典民主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 | 第35-41页 |
·中国与瑞典经济制度特征的比较 | 第41-50页 |
·公有制经济的历史作用不同 | 第41-44页 |
·分配制度的根本性质及其侧重点不同 | 第44-45页 |
·政府在规范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不同 | 第45-46页 |
·实现社会和谐与公平的机理不同 | 第46-47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比较优势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3 影响两国经济制度形成的经济理论因素 | 第51-76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经济理论基础 | 第51-59页 |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构想 | 第51-54页 |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思想 | 第54-55页 |
·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论述 | 第55-57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第57-59页 |
·瑞典民主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形成的经济理论依据 | 第59-66页 |
·民主社会主义的经济思想 | 第59-62页 |
·福利经济学思想 | 第62-63页 |
·瑞典社会民主党的经济思想 | 第63-65页 |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 | 第65-66页 |
·瑞典学派经济学理论 | 第66页 |
·经济理论差异对两国经济制度影响的比较分析 | 第66-75页 |
·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体系对立 | 第66-71页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说的对立 | 第71-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4 影响两国经济制度形成的社会主义观 | 第76-92页 |
·瑞典社会民主党的社会主义观 | 第76-80页 |
·认同资本主义制度而否定现实社会主义制度 | 第76-78页 |
·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 第78页 |
·社会主义的目标是追求"自由、平等、团结" | 第78-79页 |
·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和平长入社会主义" | 第79-80页 |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观 | 第80-86页 |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第81-82页 |
·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 第82-84页 |
·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 第84-85页 |
·改革开放是巩固社会主义的基本途径 | 第85-86页 |
·不同社会主义观对经济制度形成影响的比较 | 第86-91页 |
·在对资本主义制度认识上的根本对立 | 第86-87页 |
·马克思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对立 | 第87-88页 |
·"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的对立 | 第88-90页 |
·社会主义实现途径的根本对立 | 第90-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5 影响两国经济制度形成的政治、文化因素 | 第92-112页 |
·政党制度特征对两国经济制度的不同影响 | 第92-98页 |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基本特征及其对经济制度形成的影响 | 第92-95页 |
·瑞典政党制度特征及其对民主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影响 | 第95-96页 |
·政党制度特征对两国经济制度影响的比较分析 | 第96-98页 |
·社会阶层结构对两国经济制度形成的不同影响 | 第98-106页 |
·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影响 | 第98-100页 |
·社会阶层结构对瑞典民主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影响 | 第100-104页 |
·不同阶级结构对经济制度形成影响的比较分析 | 第104-106页 |
·中国与瑞典经济制度形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 第106-111页 |
·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影响 | 第107-108页 |
·传统文化对瑞典民主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影响 | 第108-109页 |
·传统文化对经济制度影响的比较分析 | 第109-1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112页 |
6 两国经济制度比较之启示 | 第112-125页 |
·民主社会主义瑞典模式并非"普世价值" | 第112-116页 |
·民主社会主义瑞典模式不是"普世价值" | 第112-114页 |
·瑞典民主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积极经验值得借鉴 | 第114-116页 |
·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 第116-124页 |
·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 第116-119页 |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 | 第119-123页 |
·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 第123-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124-125页 |
结论 | 第125-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第135-137页 |
致谢 | 第137-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