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一 前言与文献综述 | 第9-31页 |
1 培育耐(抗)胁迫性作物的重要意义 | 第9-10页 |
2 植物逆境生理及其耐(抗)性机制 | 第10-20页 |
·细胞膜稳定性及保护酶系统 | 第11-12页 |
·活性氧的产生与清除 | 第12-14页 |
·渗透胁迫与渗透调节 | 第14-16页 |
·光合作用减弱 | 第16-17页 |
·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 | 第17-18页 |
·胁迫诱导蛋白的合成及其防御功能 | 第18-19页 |
·胁迫诱导基因的调控与表达 | 第19-20页 |
3 植物抗逆性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导入编码催化产生的渗透调节物的酶基因 | 第20页 |
·导入消除活性氧的酶基因 | 第20-21页 |
·导入胁迫诱导的蛋白基因,增强脱水保护物质 | 第21-23页 |
·导入脂肪酸去饱和代谢关键酶基因的研究 | 第23-24页 |
4 海藻糖概述 | 第24-30页 |
·海藻糖简介 | 第24-25页 |
·海藻糖的生物学特性 | 第25-27页 |
·海藻糖的应用前景 | 第27页 |
·海藻糖和酶基因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 第27-30页 |
·海藻糖合成酶基因的分子克隆 | 第28页 |
·海藻糖合成酶基因的遗传转化 | 第28-30页 |
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0-31页 |
二 材料和方法 | 第31-44页 |
1 材料与试剂 | 第31页 |
·植物材料及质粒 | 第31页 |
·实验试剂 | 第31页 |
·仪器 | 第3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1-44页 |
·海藻糖合酶基因在转基因烟草后代染色体中的整合 | 第31-38页 |
·转基因烟草各后代DNA的大规模小量提取 | 第32页 |
·PCR检测 | 第32-33页 |
·Southern Blot检测 | 第33-37页 |
·转基因烟草种子在抗性培养基中的萌发试验 | 第37-38页 |
·海藻糖合酶基因在转基因烟草后代植株的表达 | 第38页 |
·转基因烟草的海藻糖测定 | 第38页 |
·海藻糖HPLC/ELSD测定 | 第38页 |
·转基因烟草及其后代的形态及细胞学观察 | 第38-40页 |
·转基因烟草及其后代的形态观察 | 第38-39页 |
·植物组织石蜡切片制作及显微结构观察 | 第39-40页 |
·转基因烟草的生物功能的检测-抗逆性测验 | 第40-44页 |
·准备大量的转基因烟草无性繁殖材料 | 第41页 |
·转基因烟草的耐旱、抗旱试验 | 第41-43页 |
·转基因烟草的耐盐性试验 | 第43-44页 |
三 结果与分析 | 第44-60页 |
·海藻糖合酶基因在转基因烟草后代染色体中的整合 | 第44-47页 |
·转基因烟草各后代DNA的大规模小量提取 | 第44页 |
·PCR检测结果 | 第44-46页 |
·T1代PCR扩增结果 | 第45页 |
·T2、T3代PCR扩增结果 | 第45-46页 |
·T2、T3代烟草的Southern blot检测 | 第46页 |
·转基因烟草种子在抗性培养基中的萌发试验结果 | 第46-47页 |
·海藻糖合酶基因在转基因烟草后代中的表达 | 第47-49页 |
·转基因烟草的海藻糖测定 | 第47-49页 |
·转基因烟草及其后代的形态及细胞学观察 | 第49-53页 |
·转基因烟草及其后代的形态观察 | 第49-51页 |
·植物组织石蜡切片制作及显微结构观察 | 第51-53页 |
·转基因烟草的生物功能的检测-抗逆性测验 | 第53-60页 |
·转基因烟草的耐旱(抗旱)试验结果 | 第53-58页 |
·离体叶片保水率测定结果 | 第53-54页 |
·细胞质膜透性的测定 | 第54页 |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第54-55页 |
·SOD酶活性的测定 | 第55-56页 |
·POD酶的活性测定 | 第56-57页 |
·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57-58页 |
·转基因烟草耐盐性的测定 | 第58-60页 |
·转基因烟草在含盐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 第58-59页 |
·盐胁迫下转基因烟草于非转基因烟草的生物产量的影响 | 第59-60页 |
四 结论 | 第60-61页 |
五 讨论 | 第61-66页 |
·关于转基因植物的遗传分析 | 第61-62页 |
·关丁转基因植物表性型的变异 | 第62-64页 |
·关于抗逆性指标的选择 | 第64-65页 |
·本研究不足之处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