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泡沫、泡沫经济与房地产泡沫的界定 | 第12-20页 |
第一节 泡沫与泡沫经济的界定 | 第12-15页 |
一、 泡沫的界定 | 第12-14页 |
二、 泡沫经济的界定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房地产市场的特征及房地产泡沫 | 第15-18页 |
一、 土地的有限供给性 | 第15-16页 |
二、 房地产商品的不完全替代性 | 第16页 |
三、 房地产商品生产的长周期性和投资的高风险性 | 第16页 |
四、 房地产商品价值转移的不连续性、非对称性、增值性 | 第16-17页 |
五、 要素投入多样化以及要素投入中区位因素的影响作用非常大 | 第17-18页 |
第三节 泡沫的分类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房地产泡沫的机理研究 | 第20-36页 |
第一节 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机理 | 第20-27页 |
一、 泡沫产生的经济、金融背景分析 | 第20-22页 |
二、 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原因 | 第22-24页 |
三、 中国房地产泡沫形成的特定原因 | 第24-27页 |
第二节 房地产泡沫的发展扩散机制 | 第27-30页 |
一、 房地产泡沫发展为泡沫经济的机理 | 第27-29页 |
二、 中国房地产泡沫与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 第29-30页 |
第三节 房地产泡沫的结束 | 第30-31页 |
一、 房地产泡沫吸收的理论分析 | 第30-31页 |
二、 房地产泡沫转化的理论分析 | 第31页 |
第四节 中国房地产泡沫的社会经济效应分析 | 第31-36页 |
一、 房地产泡沫的财富效应 | 第32-33页 |
二、 房地产泡沫的风险效应 | 第33-34页 |
三、 房地产泡沫的资源配置效应 | 第34-35页 |
四、 房地产泡沫的收入分配效应 | 第35-36页 |
第三章 房地产泡沫的测度与预警 | 第36-53页 |
第一节 房地产泡沫测度的方法 | 第36-42页 |
一、 收益还原法 | 第36-39页 |
二、 市场修正法 | 第39-42页 |
第二节 房地产泡沫的预警 | 第42-53页 |
一、 房地产泡沫衡量指标的选取 | 第42-45页 |
二、 预警方法研究 | 第45-46页 |
三、 研究区间的选择 | 第46-47页 |
四、 对中国房地产泡沫预警的实证研究 | 第47-53页 |
第四章 房地产业发展的制度评价及泡沫的防治措施 | 第53-67页 |
第一节 对中国已采取的规制房地产泡沫措施的评价 | 第55-61页 |
一、 对中国土地金融制度改革措施的评价 | 第55-57页 |
二、 对中国房地产市场政府行为的评价 | 第57-58页 |
三、 对中国土地税制改革措施的评价 | 第58-59页 |
四、 对中国土地市场规制措施的评价 | 第59-61页 |
第二节 推动房地产业综合治理与长期发展的建议 | 第61-67页 |
一、 推进土地资本市场的多层化,有效化解金融风险 | 第61-63页 |
二、 加强对地价的监测与调控 | 第63-64页 |
三、 开征土地财产税抑制土地投机与闲置 | 第64页 |
四、 完善政府的市场调节职能,引导房地产业的结构调整 | 第64-65页 |
五、 积极发展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 | 第65-66页 |
六、 合理引入外资、完善市场结构并合理加强行业监管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后记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