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受电弓主动控制试验装置的研制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1 绪论 | 第12-18页 |
| ·课题背景 | 第12-13页 |
| ·国内外受电弓主动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18页 |
| 2 受电弓主动控制试验装置的总体介绍 | 第18-28页 |
| ·接触网-受电弓数学模型 | 第18-22页 |
| ·弓网整体结构介绍 | 第18-19页 |
| ·接触网动力学模型 | 第19-20页 |
| ·受电弓动力学模型 | 第20-22页 |
| ·受电弓主动控制试验装置的机械部分 | 第22-25页 |
| ·受电弓主动控制试验装置的电气部分 | 第25-28页 |
| ·电气部分的介绍 | 第25-26页 |
| ·主动控制的实现 | 第26-28页 |
| 3 主动控制试验装置的硬件设计 | 第28-64页 |
| ·试验装置控制核心部分 | 第28-33页 |
| ·TMS320F2812微处理器简介 | 第28-30页 |
| ·TMS320F2812外围基本电路 | 第30-33页 |
| ·压力采集系统的设计 | 第33-40页 |
| ·压力采集模块方案设计 | 第33-34页 |
| ·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 | 第34-36页 |
| ·A/D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第36-37页 |
| ·压力传感器的标定 | 第37页 |
| ·A/D转换电路设计 | 第37-40页 |
| ·等效位移模块的设计 | 第40-43页 |
| ·位移传感器的选型 | 第41-42页 |
| ·位移与压力的对应关系 | 第42-43页 |
| ·步进电机的概述及原理 | 第43-53页 |
| ·步进电机分类 | 第43-45页 |
| ·混合式直线步进电机的原理 | 第45-47页 |
| ·混合式步进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47-51页 |
| ·混合式步进电机的驱动方式 | 第51-53页 |
| ·驱动电路的设计 | 第53-64页 |
| ·细分驱动的原理 | 第53-56页 |
| ·混合式步进电机细分驱动器 | 第56-57页 |
| ·控制信号电平转换电路的设计 | 第57-58页 |
| ·电流反馈电路的设计 | 第58-59页 |
| ·过流保护电路的设计 | 第59-60页 |
| ·串口通信接口的设计 | 第60-61页 |
| ·运动控制系统的连接 | 第61-64页 |
| 4 主动控制试验装置的软件设计 | 第64-80页 |
| ·程序编译工具CCS3.0 | 第64页 |
| ·软件部分的整体组成 | 第64-66页 |
| ·控制器的设计 | 第66-70页 |
| ·位置控制算法的设计 | 第66-67页 |
| ·速度控制算法的设计 | 第67-69页 |
| ·查表法调用脉冲函数的仿真 | 第69-70页 |
| ·控制系统主程序的设计 | 第70-71页 |
| ·控制系统子程序的设计 | 第71-80页 |
| ·压力查表程序的设计 | 第71-72页 |
| ·位置控制PWM输出程序的设计 | 第72-74页 |
| ·A/D转换模块程序的设计 | 第74-76页 |
| ·中断过流保护程序的设计 | 第76-77页 |
| ·串行通讯程序的设计 | 第77-80页 |
| 5 主动控制试验装置的调试 | 第80-86页 |
| ·机车模拟平台未启动时受电弓升降实验 | 第80-82页 |
| ·机车模拟平台启动时受电弓主动控制实验 | 第82-86页 |
| 6 结论 | 第86-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 作者简历 | 第92-96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