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6页 |
·引言 | 第14页 |
·油品中的含硫化合物 | 第14-17页 |
·含硫化合物的种类 | 第14-15页 |
·油品的脱硫技术 | 第15-16页 |
·脱硫途径 | 第16-17页 |
·加氢脱硫催化剂 | 第17-22页 |
·活性组分 | 第17-20页 |
·载体 | 第20-21页 |
·硫化行为对催化剂的影响 | 第21-22页 |
·整体式催化剂 | 第22-24页 |
·结构 | 第22-23页 |
·制备方法 | 第23-24页 |
·特点 | 第24页 |
·应用 | 第24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6-34页 |
·实验器材 | 第26-27页 |
·实验原料 | 第26页 |
·实验设备 | 第26-27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7-30页 |
·SBA-15 载体的制备 | 第27-28页 |
·处理堇青石 | 第28页 |
·Ni_2P/SBA-15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8-29页 |
·整体式催化剂的制备 | 第29-30页 |
·催化剂的硫化处理 | 第30页 |
·表征催化剂 | 第30-31页 |
·X 射线衍射(XRD) | 第30页 |
·氮气吸脱附(N_2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s) | 第30页 |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 第30页 |
·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 | 第30-31页 |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TPD) | 第31页 |
·评价催化剂 | 第31-34页 |
·数据处理 | 第32-34页 |
第三章 硫化行为对 Ni_2P/SBA-15 催化剂的影响 | 第34-62页 |
·引言 | 第34页 |
·硫化剂的种类对催化剂样品的影响 | 第34-41页 |
·用不同种类硫化剂硫化后的 Ni_2P/SBA-15 催化剂的 XRD | 第34-35页 |
·用不同种类硫化剂硫化后的 Ni_2P/SBA-15 催化剂的孔结构 | 第35-37页 |
·评价用不同种类硫化剂硫化后的 Ni_2P/SBA-15 催化剂 | 第37-41页 |
·硫化油中硫化剂的浓度对催化剂样品的影响 | 第41-51页 |
·用 3wt%-7wt%CS_2的硫化油硫化后的 Ni_2P/SBA-15 催化剂的 XRD | 第41-42页 |
·用 3wt%-7wt%CS_2的硫化油硫化后的 Ni_2P/SBA-15 催化剂的孔结构 | 第42-44页 |
·用 3wt%-7wt%CS_2的硫化油硫化后的 Ni_2P/SBA-15 催化剂的 XPS | 第44-47页 |
·用 3wt%-7wt%CS_2的硫化油硫化后的 Ni_2P/SBA-15 催化剂的 TEM | 第47-48页 |
·评价用 3wt%-7wt%CS2的硫化油硫化后的 Ni_2P/SBA-15 催化剂 | 第48-51页 |
·硫化时间对催化剂样品的影响 | 第51-59页 |
·硫化不同时间后的 Ni_2P/SBA-15 催化剂的 XRD | 第51-52页 |
·硫化不同时间后的 Ni_2P/SBA-15 催化剂的孔结构 | 第52-54页 |
·硫化不同时间后的 Ni_2P/SBA-15 催化剂的 TEM | 第54-56页 |
·硫化不同时间后的 Ni_2P/SBA-15 催化剂的 NH_3-TPD | 第56-57页 |
·评价硫化不同时间后的 Ni_2P/SBA-15 催化剂 | 第57-59页 |
·用 5wt%的 CS2的环己烷溶液硫化 2h 后的催化剂样品的稳定性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四章 不同的 Ni_2P/SBA-15/cord 催化剂硫化后的性能 | 第62-75页 |
·引言 | 第62页 |
·不同 Ni_2P 负载量的硫化后的催化剂样品的性能 | 第62-67页 |
·不同 Ni_2P 负载量的硫化后的催化剂的 XRD | 第62-63页 |
·不同 Ni_2P 负载量的硫化后的催化剂的孔结构 | 第63-65页 |
·评价不同 Ni_2P 负载量的硫化后的催化剂 | 第65-67页 |
·不同 P/Ni(mol)的硫化后的催化剂样品的性能 | 第67-73页 |
·不同 P/Ni(mol)的硫化后的催化剂的 XRD | 第68-69页 |
·不同 P/Ni(mol)的硫化后的催化剂的孔结构 | 第69-71页 |
·评价不同 P/Ni(mol)的硫化后的催化剂 | 第71-73页 |
·硫化后的催化剂样品的稳定性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84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