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与GIS的中国东部常绿阔叶林破碎化分布规律研究
第一章 前言 | 第1-13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当前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植被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 | 第10页 |
·景观生态学与景观破碎化的研究 | 第10-12页 |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研究原理、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3-20页 |
·基本原理 | 第13-15页 |
·景观生态学、景观破碎化理论 | 第13-14页 |
·遥感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地理信息系统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景观破碎度测定 | 第16-17页 |
·遥感影像增强 | 第17页 |
·空间叠置分析 | 第17-18页 |
·空间内插分析 | 第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大尺度常绿阔叶林破碎化研究 | 第20-26页 |
·研究区背景介绍 | 第20-21页 |
·结果分析 | 第21-24页 |
·常绿阔叶林遥感分类结果分析 | 第21-22页 |
·各地区常绿阔叶林破碎化指标分析 | 第22-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四章 天目山常绿阔叶林破碎化分布规律研究 | 第26-35页 |
·研究区介绍 | 第26-27页 |
·常绿阔叶林破碎化影响因子选取 | 第27-28页 |
·结果分析 | 第28-33页 |
·天目山高程影响分析 | 第29-30页 |
·天目山坡度影响分析 | 第30页 |
·天目山坡向影响分析 | 第30-32页 |
·天目山人类活动影响分析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五章 天童山常绿阔叶林破碎化分布规律研究 | 第35-42页 |
·研究区介绍 | 第35-36页 |
·常绿阔叶林破碎化影响因子选取 | 第36页 |
·结果分析 | 第36-40页 |
·天童山高程影响分析 | 第37-38页 |
·天童山坡度影响分析 | 第38页 |
·天童山坡向影响分析 | 第38-39页 |
·天童山人类活动影响分析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六章 千岛湖常绿阔叶林破碎化分布规律研究 | 第42-50页 |
·研究区介绍 | 第42-43页 |
·常绿阔叶林破碎化影响因子的选取 | 第43页 |
·结果分析 | 第43-49页 |
·岛屿面积影响分析 | 第44-46页 |
·岛屿形状影响分析 | 第46-48页 |
·岛屿距离影响分析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3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研究结论 | 第50-51页 |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51-52页 |
·展望 | 第52-53页 |
附图: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