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2-30页 |
1 现代医学对血液高凝状态的认识 | 第12-21页 |
1.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第12-15页 |
1.1.1 病因 | 第12-13页 |
1.1.2 发病机制 | 第13-15页 |
1.2 血液学指标检测 | 第15-19页 |
1.2.1 D-二聚体及其临床意义 | 第15-16页 |
1.2.2 临床血液流变学及其诊断意义 | 第16-17页 |
1.2.3 凝血指标及其诊断意义 | 第17-18页 |
1.2.4 血栓弹力图(TEG)及其临床意义 | 第18-19页 |
1.3 DVT的确诊检测 | 第19页 |
1.4 现代医学对DVT的干预 | 第19-21页 |
2 中医对下肢静脉血栓的研究及干预 | 第21-28页 |
2.1 病因病机 | 第21-22页 |
2.2 中医药防治深静脉血栓的研究现状 | 第22-28页 |
2.2.1 中药汤剂内服治疗 | 第22-25页 |
2.2.2 中药针剂治疗 | 第25-26页 |
2.2.3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第26-28页 |
3 活血益气利水方方解及药理研究 | 第28-30页 |
3.1 方解 | 第28-29页 |
3.2 现代药理研究 | 第29-30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30-44页 |
1 临床资料 | 第30-32页 |
1.1 基本资料 | 第30页 |
1.2 疾病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终止临床试验标准 | 第30-31页 |
1.2.1 疾病诊断标准 | 第30页 |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第30页 |
1.2.3 纳入标准 | 第30-31页 |
1.2.4 排除标准 | 第31页 |
1.2.5 终止临床试验标准 | 第31页 |
1.3 病例基本情况 | 第31-32页 |
2 研究方法 | 第32-44页 |
2.1 治疗方法 | 第32-33页 |
2.1.1 分组 | 第32页 |
2.1.2 术后锻炼 | 第32-33页 |
2.2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第33-34页 |
2.2.1 实验室观察指标及影像学检查 | 第33页 |
2.2.2 标本采集 | 第33页 |
2.2.3 临床观察指标 | 第33页 |
2.2.4 围手术期处理 | 第33-34页 |
2.3 统计方法 | 第34页 |
2.4 结果 | 第34-38页 |
2.4.1 实验室观察指标 | 第34-37页 |
2.4.2 临床观察指标 | 第37-38页 |
2.5 讨论 | 第38-44页 |
2.5.1 髋部骨折术后与血液高凝状态 | 第38-40页 |
2.5.2 活血益气利水方对血液高凝状态的干预 | 第40-41页 |
2.5.3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血栓的机制 | 第41-42页 |
2.5.4 本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2页 |
附录 | 第52-53页 |
缩略词表 | 第53-54页 |
综述 | 第54-61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