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 第1-8页 |
第1章 无线局域网概述 | 第8-21页 |
·无线局域网相关标准及比较 | 第9-15页 |
·IEEE 802.11 | 第9页 |
·IEEE 802.11b | 第9-10页 |
·IEEE 802.11a | 第10-11页 |
·IEEE 802.11g | 第11页 |
·IEEE 802.11e | 第11页 |
·IEEE 802.11i | 第11页 |
·Bluetooth | 第11-12页 |
·HomeRF | 第12-13页 |
·HiperLAN/2 | 第13-14页 |
·IrDA | 第14页 |
·不同协议的比较 | 第14-15页 |
·IEEE802.11协议简介 | 第15-21页 |
·无线局域网的关键技术 | 第15-16页 |
·IEEE 802.11的拓扑结构 | 第16-17页 |
·IEEE802.11的逻辑结构 | 第17-19页 |
·IEEE802.11MAC层 | 第18页 |
·IEEE802.11PHY层 | 第18-19页 |
·IEEE802.11服务 | 第19-21页 |
·站点服务 | 第19-20页 |
·分布式系统服务 | 第20-21页 |
第2章 IEEE802.11MAC层 | 第21-30页 |
·MAC层工作方式 | 第22-25页 |
·DCF(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 | 第22-23页 |
·PCF(Point Coordination Function) | 第23-25页 |
·MAC帧结构 | 第25-30页 |
第3章 CSMA/CA机制及其性能分析 | 第30-41页 |
·DCF基本访问方法 | 第30-31页 |
·CSMA/CA机制的MARKOV链模型 | 第31-35页 |
·CSMA/CA性能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5-37页 |
·CSMA/CA性能优化 | 第37-40页 |
·理论分析 | 第37-38页 |
·算法分析 | 第38-40页 |
·算法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MAC层对QOS的支持 | 第41-64页 |
·MAC层QoS机制的实现 | 第41-52页 |
·PCF有限的QoS支持 | 第41-42页 |
·IEEE802.11e QoS机制 | 第42-45页 |
·EDCF(增强型DCF) | 第42-44页 |
·HCF(Hybird CF) | 第44-45页 |
·QoS性能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5-52页 |
·网络资源的公平性分配 | 第52-62页 |
·基于退避算法的公平性分配 | 第53-56页 |
·DFS(Distributed Fair Scheduling) | 第53-54页 |
·DWFQ(Distributed Weighted Fair Queuing) | 第54-56页 |
·基于IFS的公平性分配--DDRR | 第56-57页 |
·一种基于AIFS的公平性分配算法及仿真结果分析 | 第57-62页 |
·算法分析 | 第57-59页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9-62页 |
·小结 | 第62-64页 |
第5章 基于无线局域网的嵌入式应用 | 第64-71页 |
·嵌入式系统简介 | 第64-65页 |
·本项目方案 | 第65-66页 |
·硬件平台设计 | 第66-69页 |
·S3C2410X嵌入式处理器简介 | 第66-67页 |
·嵌入式硬件平台设计 | 第67-69页 |
·软件平台设计 | 第69-71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简介 | 第69-70页 |
·Windows CE操作系统简介 | 第70-71页 |
第6章 WINDOWS CE操作系统及驱动的开发 | 第71-89页 |
·WINDOWS CE操作系统分析与开发 | 第71-81页 |
·Windows CE系统特性 | 第72-76页 |
·Windows CE的模块化结构 | 第72-73页 |
·Windows CE陷阱机制 | 第73-74页 |
·Windows CE调度 | 第74-75页 |
·Windows CE内存管理 | 第75-76页 |
·注册表 | 第76页 |
·本项目Windows CE操作系统的配置及定制 | 第76-81页 |
·PB所提供的配置文件 | 第77-79页 |
·PB创建镜像文件过程 | 第79-80页 |
·本项目Windows CE的定制 | 第80-81页 |
·本项目Windows CE的下载 | 第81页 |
·BSP中驱动程序的开发 | 第81-88页 |
·硬件驱动的开发原理 | 第82-86页 |
·Windows CE的中断处理 | 第82-83页 |
·Windows CE对驱动的支持 | 第83-84页 |
·流接口驱动的开发 | 第84-86页 |
·双端口RAM驱动的开发 | 第86-88页 |
·中断处理 | 第86-87页 |
·虚拟内存映射 | 第87页 |
·DDI函数接口实现 | 第87页 |
·与驱动相关的配置 | 第87-88页 |
·总结 | 第88-89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