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 引言 | 第6-1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5-2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0-37页 |
| 1 稻谷种质资源裂颖率 | 第20-23页 |
| ·裂颖率群体分布 | 第20-22页 |
| ·籼稻群体裂颖率分布 | 第20-21页 |
| ·粳稻群体裂颖率分布 | 第21-22页 |
| ·种质库筛选差异较大群体的裂颖率 | 第22-23页 |
| 2 裂颖性状遗传表现的研究 | 第23-31页 |
| ·稻谷裂颖遗传性 | 第23-24页 |
| ·同一品种正常粒、裂颖粒后代稻谷裂颖率 | 第23页 |
| ·裂颖性状遗传力 | 第23-24页 |
| ·裂颖性状与环境的关系 | 第24-27页 |
| ·稻谷裂颖在不同年份的表现 | 第24-25页 |
| ·播期试验 | 第25-26页 |
| ·氮肥试验 | 第26-27页 |
| ·F_1代裂颖性状的遗传研究 | 第27-29页 |
| ·裂颖性状配合力 | 第29-31页 |
| 3 杂交稻裂颖性状的遗传研究 | 第31-35页 |
| ·杂交稻汕优63和协优57裂颖率 | 第31-33页 |
| ·协优57F_2裂颖率 | 第33页 |
| ·不育系裂颖性状的遗传研究 | 第33-35页 |
| 4 裂颖率与维管束的关系 | 第35-37页 |
| 讨论 | 第37-39页 |
| 结论 | 第39-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作者简介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