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SVM的联机手写分类器设计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1页
插图和附表清单第11-12页
1 绪论第12-18页
   ·研究背景第12-15页
     ·手写识别发展过程第12-13页
     ·联机手写识别的应用第13-15页
   ·研究现状第15-16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第16-18页
2 支持向量机基础第18-31页
   ·线性学习器第18-19页
   ·核函数理论第19-24页
     ·特征映射第20-21页
     ·核函数的定义第21-22页
     ·核函数的性质第22-23页
     ·构造核函数第23-24页
   ·支持向量机第24-29页
     ·支持向量机的思想第24-26页
     ·支持向量机第26-29页
   ·序贯最小优化算法第29-30页
   ·小结第30-31页
3 基于弹性距离的核函数第31-38页
   ·GDTW核函数第32-36页
     ·动态时间规整第32-34页
     ·GDTW核函数第34-36页
   ·全局对齐核函数第36-37页
   ·小结第37-38页
4 基于优化GDTW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第38-48页
   ·联机手写识别系统第38-42页
     ·通用联机手写识别系统介绍第38-39页
     ·联机手写识别实验系统第39-42页
   ·联机手写识别特征研究第42-45页
     ·引入约束区域计算GDTW核函数第42-44页
     ·优化约束区域计算方法第44-45页
   ·ODTW核函数第45-47页
     ·优化对齐路径长度计算第45-46页
     ·ODTW核函数第46-47页
   ·小结第47-48页
5 算法实现第48-56页
   ·Perl辅助脚本第48-49页
   ·Matlab SVM Toolbox简介第49-50页
   ·GDTW核函数的算法实现第50-52页
   ·ODTW核函数的算法实现第52-55页
   ·小结第55-56页
6 实验及其结果第56-63页
   ·引入约束区域的效果第56-57页
   ·不同对齐路径长度计算方法的影响第57-58页
   ·联机手写识别实验和结果第58-62页
   ·小结第62-63页
7 总结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作者简介第67页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实时/历史数据库(PI系统)在电网企业中的应用
下一篇:数据挖掘技术在证券市场分析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