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页 |
第一部分 物权变动与第三人利益保护 | 第9-15页 |
一、 物权变动的几个基本范畴 | 第9-10页 |
二、 物权变动中的第三人 | 第10-11页 |
三、 保护第三人的利益就是保护交易安全 | 第11-13页 |
四、 近现代民法对交易安全的关注导致专门保护第三人利益的具体制度的诞生 | 第13-15页 |
第二部分 善意取得之检讨 | 第15-22页 |
一、 善意取得的一般规定 | 第15-17页 |
二、 善意取得存在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分析 | 第17-19页 |
三、 善意取得的缺陷 | 第19-22页 |
第三部分 物权行为无因性考察 | 第22-28页 |
一、 物权行为无因性的定义 | 第22-24页 |
二、 物权行为无因性存在的理论基础和经济原因分析 | 第24-25页 |
三、 无因性理论的相对合理性分析 | 第25-26页 |
四、 无因性的弊端 | 第26-28页 |
第四部分 公示公信原则分析 | 第28-36页 |
一、 物权公示的基础理论 | 第28-32页 |
二、 物权存在公示的效力之二:公信力 | 第32-33页 |
三、 公示公信原则与善意取得制度的比较研究 | 第33-35页 |
四、 公示公信原则与物权行为无因性的对比分析 | 第35-36页 |
第五部分 以公示公信原则为指导构建我国物权变动中第三人保护制度 | 第36-42页 |
一、 关于公示制度的规定 | 第37页 |
二、 关于占有的公信力 | 第37-38页 |
三、 关于不动产登记的公信力 | 第38-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