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植物学论文

不同培养条件对产毒铜绿微囊藻和不产毒铜绿微囊藻生长竞争的影响

致谢第1-5页
前言第5-6页
 课题来源第5页
 研究意义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1页
1 绪论第11-19页
   ·蓝藻水华问题第11-12页
   ·传统的铜绿微囊藻检测技术第12-15页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第15-18页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18-19页
2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第19-23页
   ·材料与装置第19-21页
     ·实验试剂第19页
     ·实验设备和仪器第19-20页
     ·藻种来源及培养基配制第20-21页
   ·测试方法第21-23页
     ·血球计数板法第21页
     ·DNA纯度和浓度计算方法第21页
     ·凝胶电泳方法第21-23页
3 不同DNA提取方法提取铜绿微囊藻DNA效果的对比研究第23-29页
   ·引言第23-24页
   ·材料与方法第24-25页
     ·DNeasy Blood&Tissue Kit试剂盒操作步骤第24页
     ·溶菌酶-SDS裂解法提取DNA方法第24-25页
     ·CTAB提取法第25页
     ·DNA样品的检测第25页
   ·结果与讨论第25-29页
     ·三种DNA提取方法对比第25-26页
     ·SDS裂解法和试剂盒法提取纯度、浓度对比第26-27页
     ·试剂盒法提取4种藻种电泳图谱第27-29页
4 检测产毒/不产毒铜绿微囊藻浓度的定量PCR方法的建立第29-36页
   ·引言第29页
   ·材料与方法第29-31页
     ·DNA提取方法第29页
     ·标准品的配制第29-30页
     ·引物设计第30页
     ·定量PCR反应程序第30-31页
   ·结果与讨论第31-36页
     ·试剂盒法和SDS裂解法所做标准曲线对比第31-33页
     ·检测产毒铜绿微囊藻的标准曲线第33页
     ·检测不产毒铜绿微囊藻的标准曲线第33-36页
5 RSM优化法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产毒/不产毒铜绿微囊藻生长竞争的影响第36-46页
   ·引言第36-37页
   ·材料与方法第37-38页
     ·PB设计第37-38页
     ·CCD设计第38页
   ·结果与讨论第38-46页
     ·PB设计结果分析第38-39页
     ·响应值拟合及模型分析第39-46页
6 结论与建议第46-48页
   ·结论第46页
   ·创新点第46-47页
   ·建议与展望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竹炭对梨园土壤碳—氮—磷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下一篇:重金属胁迫下海州香薷根际微域细菌群落结构和特异基因表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