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DS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宽带接入系统概述 | 第7-20页 |
·接入网 | 第7-11页 |
·接入网的定义 | 第7-9页 |
·接入网的分类 | 第9页 |
·不同接入技术的优劣势分析 | 第9-11页 |
·无线宽带接入网 | 第11-12页 |
·无线宽带接入网的定义 | 第11页 |
·无线宽带系统的特点 | 第11-12页 |
·LMDS宽带接入技术 | 第12-20页 |
·LMDS技术发展历史 | 第12-13页 |
·LMDS的定义及其特点 | 第13-16页 |
·LMDS技术与MMDS接入技术的比较 | 第16-18页 |
·LMDS的挑战与前景 | 第18-20页 |
第二章 LMDS系统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 第20-27页 |
·LMDS系统的一般结构 | 第20-21页 |
·系统设备的组成 | 第21-22页 |
·网络操作中心 | 第21页 |
·基站 | 第21页 |
·用户终端设备CPE | 第21-22页 |
·基础骨干网络 | 第22页 |
·网络设计 | 第22-25页 |
·LMDS系统无线网络设计实例 | 第24-25页 |
·网络设计中应该考虑的问题 | 第25-27页 |
第三章 LMDS系统的标准与规范 | 第27-41页 |
·DAVIC标准 | 第27-32页 |
·DAVIC概述 | 第27页 |
·下行流 | 第27-30页 |
·上行流 | 第30-32页 |
·ETSI标准 | 第32-36页 |
·ETSI概述 | 第32页 |
·ETSI LMDS标准 | 第32-33页 |
·下行流OOB数据传输 | 第33-34页 |
·下行流IB信道 | 第34页 |
·上行流 | 第34-36页 |
·IEEE802标准 | 第36页 |
·加性高斯信道的发送BER性能 | 第36-41页 |
·理论分析 | 第37-38页 |
·特性曲线 | 第38-41页 |
第四章 LMDS系统的调制解调方式 | 第41-47页 |
·前言 | 第41页 |
·实用网格编码调制PTCM | 第41-44页 |
·调制技术 | 第44-46页 |
·循环不变性 | 第46-47页 |
第五章 LMDS系统信道损耗与抗损耗 | 第47-60页 |
·前言 | 第47页 |
·LMDS传播信道 | 第47-50页 |
·自由空间损耗 | 第48页 |
·雨衰 | 第48页 |
·大气的吸收损耗 | 第48-49页 |
·枝叶影响 | 第49页 |
·固态建筑物以及地形的影响 | 第49-50页 |
·LMDS系统中HPA导致的失真 | 第50-55页 |
·脉冲整形滤波器 | 第50-51页 |
·行波管TWT放大器 | 第51-53页 |
·线性和预矫正 | 第53-55页 |
·相位噪声以及载波相位的同步 | 第55页 |
·LMDS系统传输干扰 | 第55-60页 |
·ACI | 第55页 |
·ISI | 第55-57页 |
·CCI | 第57-60页 |
结束语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