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3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 ·前言 | 第13页 |
| ·机械化学发展概况 | 第13-22页 |
| ·固体机械化学的基础理论 | 第14-18页 |
| ·机械化学效应 | 第18-22页 |
| ·量热学及其在机械活化研究中的应用 | 第22-25页 |
| ·量热学的发展概况 | 第22-23页 |
| ·机械活化的量热学研究 | 第23-25页 |
| ·机械活化储能的理论研究 | 第25页 |
| ·论文基本内容 | 第25-27页 |
| ·微量热计仪器的改造及反应器设计 | 第25-26页 |
| ·机械活化硫化矿的机械活化储能本质研究 | 第26-27页 |
| 第二章 微量热计硬件改造及软件设计 | 第27-52页 |
| ·微量热计工作原理 | 第28-31页 |
| ·仪器主体结构 | 第28-29页 |
| ·热导式量热计设计原理 | 第29页 |
| ·热电堆测量原理 | 第29-30页 |
| ·热导式量热计工作原理 | 第30-31页 |
| ·HT-1000微量热计硬件改造 | 第31-36页 |
| ·改造方案的确定 | 第32-33页 |
| ·信号调理及数据采集系统 | 第33-35页 |
| ·计算机系统 | 第35-36页 |
| ·基于Windows系统的微量热计软件设计 | 第36-40页 |
| ·测定模块 | 第36-39页 |
| ·数据分析模块 | 第39-40页 |
| ·微量热计的反应器设计 | 第40-45页 |
| ·安瓿进样式反应器 | 第41-42页 |
| ·气动进样式反应器 | 第42-43页 |
| ·气动持续搅拌式反应器 | 第43-44页 |
| ·反应器性能测试 | 第44-45页 |
| ·微量热计的校正 | 第45-51页 |
| ·量热计常数K标定的基本原理 | 第45-47页 |
| ·焦耳标定法测量仪器常数(放大器量程250μV) | 第47-49页 |
| ·仪器可靠性检验 | 第49-51页 |
| ·小结 | 第51-52页 |
| 第三章 闪锌矿机械活化储能前期释放规律的直接量热研究 | 第52-64页 |
| ·引言 | 第52页 |
| ·实验方法及仪器 | 第52-55页 |
| ·机械活化设备 | 第52-53页 |
| ·试样的预处理 | 第53-54页 |
| ·机械活化储能前期释放量的测量原理 | 第54-55页 |
| ·SDTA分析 | 第55页 |
| ·XRD分析 | 第55页 |
| ·激光衍射粒度分析 | 第55页 |
| ·TEM分析 | 第5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3页 |
| ·不同活化时间的闪锌矿SDTA测试结果 | 第55-56页 |
| ·闪锌矿机械活化储能前期释放量与球磨时间的关系 | 第56-57页 |
| ·闪锌矿机械活化储能前期释放量与晶格畸变的关系 | 第57-59页 |
| ·闪锌矿机械活化储能前期释放量与活化气氛及释放气氛的关系 | 第59-60页 |
| ·闪锌矿机械活化储能前期释放量与粒度及比表面积关系 | 第60-62页 |
| ·不同球磨介质下活化后闪锌矿机械活化储能前期释放 | 第62-63页 |
| ·小结 | 第63-64页 |
| 第四章 黄铁矿机械活化储能前期释放规律的直接量热研究 | 第64-77页 |
| ·引言 | 第64页 |
| ·实验方法与仪器 | 第64-66页 |
| ·试样的预处理 | 第64-65页 |
| ·黄铁矿机械活化储能前期释放量的测量原理 | 第65-66页 |
| ·SDTA分析 | 第66页 |
| ·XRD分析 | 第66页 |
| ·激光衍射粒度分析 | 第66页 |
| ·SEM分析 | 第66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6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6-76页 |
| ·机械活化黄铁矿在Ar气氛下SDTA测试结果 | 第66-67页 |
| ·惰性气氛(N_2)黄铁矿机械活化储能前期释放量与活化时间的关系 | 第67-70页 |
| ·不同球磨材质对黄铁矿机械活化储能前期释放量的影响 | 第70-71页 |
| ·黄铁矿机械活化储能前期释放量与活化气氛的关系 | 第71-73页 |
| ·黄铁矿机械活化储能前期释放量与存放条件的关系 | 第73-74页 |
| ·相同条件下机械活化的不同硫化矿的直接量热结果比较 | 第74-76页 |
| ·小结 | 第76-77页 |
| 第五章 机械活化闪锌矿在FeCl_3溶液中量热研究 | 第77-88页 |
| ·引言 | 第77页 |
| ·机械活化储能测定原理 | 第77-79页 |
| ·实验方法与仪器 | 第79-80页 |
| ·试样的预处理 | 第79页 |
| ·量热计校准 | 第79-80页 |
| ·X射线衍射测试 | 第80页 |
| ·激光衍射粒度分析 | 第80页 |
| ·质量测定 | 第80页 |
| ·Zn~(2+)离子浓度测定 | 第80页 |
| ·形貌分析 | 第8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80-87页 |
| ·闪锌矿机械活化储能与晶块尺寸、晶格畸变率及比表面积的关系 | 第80-82页 |
| ·闪锌矿的机械活化储能与不同活化气氛的关系 | 第82页 |
| ·闪锌矿机械活化储能与矿物的粒度及活化介质的关系 | 第82-83页 |
| ·闪锌矿的机械活化储能与筛分介质及粒度的关系 | 第83-84页 |
| ·闪锌矿的机械活化储能与惰性气氛下不同处理温度的关系 | 第84-86页 |
| ·闪锌矿的全部机械活化储能与其因比表面积增加而储能的关系 | 第86-87页 |
| ·小结 | 第87-88页 |
| 第六章 机械活化黄铁矿在Ce(SO_4)_2溶液中量热研究 | 第88-99页 |
| ·引言 | 第88页 |
| ·实验方法与仪器 | 第88-91页 |
| ·试样预处理 | 第88-89页 |
| ·X射线衍射测试 | 第89页 |
| ·激光衍射粒度分析 | 第89页 |
| ·质量测定 | 第89页 |
| ·Fe~(3+)离子浓度测定 | 第89页 |
| ·形貌分析 | 第89页 |
| ·氧化溶解体系的选择 | 第89页 |
| ·测定黄铁矿机械活化储能的热化学循环的设计 | 第89-9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91-97页 |
| ·惰性气氛(N_2)下活化的黄铁矿机械活化储能与活化时间的关系 | 第91-92页 |
| ·黄铁矿机械活化储能与粒度及比表面能的关系 | 第92-93页 |
| ·黄铁矿机械活化储能与晶块尺寸及比表面积的关系 | 第93-94页 |
| ·黄铁矿机械活化储能与活化气氛的关系 | 第94页 |
| ·黄铁矿机械活化储能与活化后处理介质的关系 | 第94-96页 |
| ·机械活化2h后不同温度惰性气氛(N_2)下处理的黄铁矿的氧化溶解量热结果 | 第96页 |
| ·不同硫化矿的机械活化储能比较 | 第96-97页 |
| ·小结 | 第97-99页 |
| 第七章 硫化矿的机械活化储能对其溶解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初探 | 第99-105页 |
| ·引言 | 第99页 |
| ·硫化矿机械活化储能对其溶解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 第99-104页 |
| ·完整晶体溶解过程的动力学方程 | 第99-100页 |
| ·矿物机械活化储能对其溶解动力学的影响 | 第100-104页 |
| ·小结 | 第104-105页 |
| 第八章 总结 | 第105-10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8-119页 |
| 致谢 | 第119-120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第120-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