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概述 | 第1-13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6-7页 |
| ·虚拟专用网VPN的相关概念 | 第7-9页 |
| ·VPN的优点 | 第9-10页 |
| ·VPN的相关技术 | 第10-11页 |
| ·本文要做的工作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虚拟专用网系统的组成 | 第13-25页 |
| ·VPN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 ·VPN隧道协议及其分类 | 第14-18页 |
| ·方案选型 | 第18-25页 |
| ·原因及结构 | 第19页 |
| ·协议选型 | 第19-21页 |
| ·系统硬件组成 | 第21-22页 |
| ·系统软件组成 | 第22-25页 |
| 第三章 VPN的相关技术 | 第25-43页 |
| ·传统INTERNET 技术及TCP/IP理论基础 | 第25-30页 |
| ·OSI与TCP/IP的体系结 | 第26-27页 |
| ·IP协议的主要特征及路由选择 | 第27-29页 |
| ·TCP的主要特征 | 第29-30页 |
| ·TCP/IP的协同工作 | 第30页 |
| ·VPN网络的隧道技术 | 第30-43页 |
| ·L2TP协议 | 第31-36页 |
| ·IPSec协议 | 第36-41页 |
| ·1 ESP机制(头) | 第37-39页 |
| ·2 AH机制(头) | 第39-41页 |
| ·IPSec和L2TP的结合使用 | 第41-43页 |
| ·使用IPSec保护L2TP通信 | 第41页 |
| ·IPSec与L2TP的协调实施 | 第41-42页 |
| ·协议的讨论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校园VPN的构成 | 第43-66页 |
| ·信息学院VPN的形成 | 第43-48页 |
| ·信息学院网络的现状 | 第43-44页 |
| ·信息学院VPN的构成及优点 | 第44-47页 |
| ·配置VPN连接 | 第47页 |
| ·VPN的接入方式 | 第47-48页 |
| ·校园网 Web的制作 | 第48-59页 |
| ·网页设计技术 | 第49-51页 |
| ·选择IIS为 Web服务器 | 第49页 |
| ·选择ASP 语言作为服务器端脚本环境 | 第49-51页 |
| ·选择Access 作为数据库 | 第51页 |
| ·选择 Microsoft ProntPage 2000为开发环境 | 第51页 |
| ·校园Web的设计 | 第51-59页 |
| ·校园网VPN的安全 | 第59-64页 |
| ·外部安全性 | 第60-61页 |
| ·校园VPN隧道的安全性 | 第61-64页 |
| ·Windows 2000 Server安全性设置 | 第61页 |
| ·ASP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 第61页 |
| ·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 第61-64页 |
| ·VPN的发展前景 | 第64-66页 |
| 第五章 总结 | 第66-68页 |
|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66-67页 |
| ·本文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 缩略语 | 第70-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