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8页 |
绪论 | 第8-19页 |
1. 肝素的研究及其应用 | 第8-11页 |
2. 微胶囊的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9页 |
第一章 肝素微胶囊及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第19-34页 |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19页 |
1.2 肝素缓释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第19-20页 |
1.2.1 壳聚糖-肝素微胶囊的制备 | 第19页 |
1.2.2 海藻酸钠-肝素微囊的制备 | 第19-20页 |
1.2.3 壳聚糖-海藻酸钠-肝素微囊的制备 | 第20页 |
1.3 药物含量与包封率的测定 | 第20页 |
1.4 肝素缓释微胶囊/PLA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第20页 |
1.5 接触角的测定 | 第20-21页 |
1.6 结果与讨论 | 第21-33页 |
1.6.1 红外光谱 | 第21-23页 |
1.6.2 实验条件对微球制备的影响 | 第23-27页 |
1.6.3 不同包囊材料对释放性能的影响 | 第27-30页 |
1.6.4 药物含量与包封率的测定 | 第30页 |
1.6.5 接触角测试 | 第30-32页 |
1.6.6 扫描电镜观察 | 第32-33页 |
1.7 结论 | 第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第二章 材料的血液相容性测试 | 第34-40页 |
2.1 动态凝血试验 | 第34页 |
2.2 溶血试验 | 第34页 |
2.3 血小板粘附与变形试验 | 第34-35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5-38页 |
2.4.1 动态凝血试验 | 第35-37页 |
2.4.2 溶血试验 | 第37-38页 |
2.4.3 血小板粘附与变形试验 | 第38页 |
2.5 结论 | 第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第三章 生物相容性实验 | 第40-51页 |
3.1 皮肤刺激试验 | 第40-41页 |
3.2 皮内刺激试验 | 第41-42页 |
3.3 热原试验 | 第42-43页 |
3.4 全身急性毒性试验 | 第43-44页 |
3.5 细胞培养 | 第44页 |
3.6 结果与讨论 | 第44-50页 |
3.6.1 皮肤刺激试验 | 第44-45页 |
3.6.2 皮内刺激试验 | 第45页 |
3.6.3 热源试验 | 第45-46页 |
3.6.4 全身急性毒性试验 | 第46页 |
3.6.5 细胞培养 | 第46-50页 |
3.7 结论 | 第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