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前言 | 第1-11页 |
| 1 短信应用的核心—短消息服务中心概述 | 第11-19页 |
| 1.1 短消息服务中心简介 | 第11-12页 |
| 1.2 SMSC内部架构 | 第12-16页 |
| 1.2.1 单一节点的SMSC架构 | 第13-14页 |
| 1.2.2 网络化多SMSC架构 | 第14-16页 |
| 1.3 SMSC的电信接口及MAP | 第16-17页 |
| 1.4 SMSC应用服务器引擎ASE简介 | 第17-19页 |
| 2 短信应用基本协议—SMPP及CIMD2协议之比较 | 第19-34页 |
| 2.1 SMPP通信协议概述 | 第19-29页 |
| 2.1.1 SMPP协议的定义 | 第20-21页 |
| 2.1.2 SMPP会话状态描述 | 第21-22页 |
| 2.1.3 SMPP PDU的格式定义及种类概要 | 第22-23页 |
| 2.1.4 典型SMPP会话过程描述 | 第23-27页 |
| 2.1.4.1 ESME Transmitter会话过程 | 第24-25页 |
| 2.1.4.2 ESME Receiver会话过程 | 第25-26页 |
| 2.1.4.3 ESME Transceiver会话过程 | 第26-27页 |
| 2.1.5 短消息的存储—转发模式 | 第27-29页 |
| 2.2 CIMD2协议概述 | 第29-32页 |
| 2.2.1 CIMD2协议中的操作 | 第29-31页 |
| 2.2.2 CIMD2协议的消息格式 | 第31-32页 |
| 2.3 SMPP协议与CIMD2协议之异同 | 第32-34页 |
| 3 短信网关多协议转换模块的设计及实现 | 第34-58页 |
| 3.1 协议转换模块的应用背景及实际意义 | 第34-35页 |
| 3.2 多协议转换模块的基本设计思想 | 第35-36页 |
| 3.3 编程语言及建模工具的选择 | 第36-37页 |
| 3.4 系统的软、硬件环境要求 | 第37-38页 |
| 3.5 多协议转换模块的UML设计与具体实现 | 第38-58页 |
| 3.5.1 UML—图形化设计思想与手段 | 第38-43页 |
| 3.5.2 整体到部分—转换模块的设计、实现流程 | 第43-58页 |
| 3.5.2.1 模块的整体分析—Use Case表示 | 第43-44页 |
| 3.5.2.2 边界类—网络套接字类的设计思想及其实现 | 第44-48页 |
| 3.5.2.3 实体类—抽象数据类型ADT的选择与实现 | 第48-50页 |
| 3.5.2.4 实体类—协议转换接口类的设计与实现 | 第50-53页 |
| 3.5.2.5 控制类—转换模块“引擎”的设计及其实现 | 第53-58页 |
| 结束语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附录: 缩略语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