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2页 |
符号说明 | 第12-13页 |
中文摘要 | 第13-15页 |
英文摘要 | 第15-17页 |
第一部分 磺胺对甲氧嘧啶抗血清的制备 | 第17-2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7-20页 |
·试验动物 | 第17页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17页 |
·试剂 | 第17页 |
·仪器 | 第17页 |
·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 | 第17-18页 |
·SMD人工抗原的合成 | 第17-18页 |
·SMD与OVA偶联 | 第18页 |
·SMD抗血清的制备 | 第18-20页 |
·免疫方案的优选 | 第18-19页 |
·采集抗血清 | 第19页 |
·双向琼脂扩散试验测定抗血清 | 第19页 |
·ELISA测定抗血清效价 | 第19页 |
·抗血清鉴定 | 第19-2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0-25页 |
·确定最佳免疫程序 | 第20页 |
·琼扩试验定性测定抗血清 | 第20-23页 |
·琼扩试验定量测定抗血清 | 第23页 |
·ELISA试验测定抗血清效价 | 第23-24页 |
·ELISA鉴定抗血清 | 第24-25页 |
3 讨论 | 第25-27页 |
第二部分 检测SMD残留的ELISA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 第27-37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7-30页 |
·试验动物 | 第27页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27-28页 |
·试剂 | 第27页 |
·仪器 | 第27-28页 |
·有关ELISA试剂的配制 | 第28页 |
·标准SMD溶液的配制 | 第28页 |
·标准牛乳样液的配制 | 第28页 |
·系列浓度的包被抗原的配制 | 第28页 |
·配制系列稀释度的抗血清 | 第28页 |
·配制系列稀释工作度的酶标抗体 | 第28页 |
·底物溶液的配制 | 第28页 |
·No.1底物缓冲液 | 第28页 |
·OPD(邻苯二胺)底物 | 第28页 |
·最适包被抗原浓度的确定 | 第28页 |
·最适抗血清稀释度的确定 | 第28页 |
·最适酶标二抗工作稀释度的确定 | 第28-29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9页 |
·回收率测定 | 第29页 |
·不含基础样品的样品回收率测定 | 第29页 |
·含有基础样品的回收率测定 | 第29页 |
·实际样品的测定 | 第29-3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4页 |
·ELISA工作条件的确定 | 第30-31页 |
·最适抗原包被浓度的和最适酶标羊抗兔IgG-HRP工作稀释度的确定 | 第30页 |
·最适抗血清稀释度的确定 | 第30-31页 |
·标准工作曲线 | 第31-33页 |
·回收率的测定 | 第33页 |
·不含基础本底的回收率测定 | 第33页 |
·含有基础样品的回收率测定 | 第33页 |
·实际样品的测定 | 第33-34页 |
3 讨论 | 第34-37页 |
结论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附录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