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消化系肿瘤论文--肝肿瘤论文

肝癌微波热疗中热物性参数与血液灌注率测量及温度场模拟

前  言第1-10页
第一章 微波热疗第10-17页
 1.1 肿瘤热疗的生物学基础第10-11页
 1.2 热疗的历史及现状第11-12页
 1.3 微波热疗第12-15页
  1.3.1 微波的产热机理及组织对微波的吸收第13-14页
  1.3.2 微波治疗肿瘤第14页
  1.3.3 微波热疗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1.4 超声引导下的肝癌介入性治疗第15-17页
第二章 热物性参数及血液灌注率测量第17-48页
 2.1 热物性参数及血液灌注率测量的目的和意义第17页
 2.2 热物性参数及血液灌注率测量研究的国内外进展第17-21页
  2.2.1 组织血液灌注率的非热测定法第18-19页
  2.2.2 利用热方法测定生物组织的热物性参数及血液灌注率第19-21页
 2.3 测量方法和原理第21-25页
  2.3.1 分析模型第21-22页
  2.3.2 模型求解第22-24页
  2.3.3 Γ、β第24-25页
 2.4 热敏电阻探头简介第25-28页
  2.4.1 热敏电阻的选择第25-26页
  2.4.2 热敏电阻珠的结构/特性第26页
  2.4.3 热敏电阻珠/组织系统的物理描述第26-27页
  2.4.4 热敏电阻探头结构第27-28页
  2.4.5 热敏电阻与介质的相互作用第28页
 2.5 测量系统组成第28-30页
  2.5.1 测量系统组成框图第28-29页
  2.5.2 控制电路第29-30页
  2.5.3 数据采集第30页
 2.6 调试过程第30-38页
  2.6.1 电路调试第30-31页
  2.6.2 热敏电阻探头温度-阻值性能测试第31-34页
  2.6.3 热敏电阻探头参数的确定及模拟实验测试第34-36页
  2.6.4 数据采集系统调试第36-38页
 2.7 测量步骤第38-39页
 2.8 软件编制及调试第39-41页
 2.9 测量结果第41-45页
  2.9.1 模拟实验结果第41-43页
  2.9.2 离体实验结果第43页
  2.9.3 活体肝组织实验结果第43-45页
 2.10 改进后的测量系统及其测量结果第45-46页
 2.11 结论第46-48页
第三章 介入式肝癌微波热疗过程中温度场预测第48-64页
 3.1 三维重构适形性治疗系统第48-49页
 3.2 模型建立第49-54页
  3.2.1 数学模型第49页
  3.2.2 组织模型第49-50页
  3.2.3 有限元模型第50页
  3.2.3.1 有限元法在本课题中的应用第50-51页
  3.2.3.2 求解工具简介第51-52页
  3.2.3.3 有限元模型第52-53页
  3.2.4 肝癌热疗模型第53-54页
 3.3 SAR分布测量第54-55页
 3.4 介入式肝癌热疗温度场模拟第55-63页
  3.4.1 单根天线温度场预测第55-57页
  3.4.2 双微波天线组合热场模拟第57-58页
  3.4.2.1 离体实验与模拟结果第58-59页
  3.4.2.2 不同工作条件下的三维热场模拟第59-63页
 3.5 结论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  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雌激素、石棉等诱发的DNA交联——双区理论的实验验证
下一篇:放化疗诱导人直肠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