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缝图象识别的研究及应用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8页 |
1.2 立项意义 | 第8-9页 |
1.3 几种探伤过程的研究 | 第9-10页 |
1.3.1 超声波探伤 | 第9页 |
1.3.2 磁力探伤 | 第9-10页 |
1.3.3 涡流探伤原理 | 第10页 |
1.3.4 放射线透视 | 第10页 |
1.4 钢管焊缝缺陷的形成原因 | 第10-11页 |
1.5 放射线检测方法 | 第11-12页 |
1.6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数字图象处理在本系统中的应用 | 第13-27页 |
2.1 图象的概念 | 第13页 |
2.2 图象的数字化 | 第13-18页 |
2.2.1 图象的取样 | 第14-17页 |
2.2.2 图象样本的量化 | 第17-18页 |
2.3 图象增强 | 第18-25页 |
2.3.1 图象质量 | 第18-19页 |
2.3.2 灰度的修整 | 第19-24页 |
2.3.3 图象的平滑 | 第24-25页 |
2.4 数字图象处理与焊缝识别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27-30页 |
3.1 系统构成 | 第27-28页 |
3.2 系统工作原理 | 第28页 |
3.3 系统功能 | 第28-30页 |
第四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30-38页 |
4.1 图象采集卡和DSP处理板的选取 | 第30页 |
4.2 速度传感器的设计 | 第30-31页 |
4.3 喷枪控制器的设计 | 第31-34页 |
4.3.1 单相桥式不控整流电路 | 第31-32页 |
4.3.2 稳压电路 | 第32-33页 |
4.3.3 继电器控制电路 | 第33-34页 |
4.4 8253计数器的设计与说明 | 第34-38页 |
第五章 软件设计 | 第38-63页 |
5.1 Windows编程 | 第38-45页 |
5.1.1 Windows编程概述 | 第38-39页 |
5.1.2 Windows编程特点 | 第39-40页 |
5.1.3 面向对象设计 | 第40-44页 |
5.1.4 开发工具和支撑环境的选择 | 第44-45页 |
5.2 上位机软件的设计 | 第45-61页 |
5.2.1 上位机软件的总体设计 | 第45-46页 |
5.2.2 上位机软件的用到的数据结构 | 第46-51页 |
5.2.3 主控模块设计 | 第51-52页 |
5.2.4 中断处理模块设计 | 第52-54页 |
5.2.5 标准对照模块设计 | 第54-56页 |
5.2.6 数据输入模块设计 | 第56-57页 |
5.2.7 数据查询模块设计 | 第57-60页 |
5.2.8 图象调整模块设计 | 第60-61页 |
5.2.9 数据打印模块设计 | 第61页 |
5.3 下位机软件的设计 | 第61-63页 |
第六章 系统运行实例 | 第63-70页 |
6.1 系统图象调整模块 | 第63-64页 |
6.2 系统主控模块 | 第64-66页 |
6.3 数据查询模块 | 第66-68页 |
6.4 数据打印模块 | 第68页 |
6.5 系统在工厂运行结果 | 第68-7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70-71页 |
7.2 展望 | 第71-72页 |
附图1 | 第72-73页 |
附图2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页 |